一个组织,不管什么制度,最大的关键在于用人,一个公司搞不好,换一个CEO,它就好了。一个部门业务上不来,换一个总经理,它就上来了。换人,比你用什么策略辅导都管用。但你哪里去这人呢?这人不在猎头公司,就在你自己的团队里,但是你看不见。或许也看不见了,却不能把他的才干能量都发挥出来。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华杉详解
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慧,老师说:“知人”。“樊迟未达”,没弄明白。为什么呢?这爱人,是博爱天下之人,无论亲疏厚薄,都在所爱之中,似乎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墨家的兼爱了,而这正是儒家反对的,儒家的爱,爱有等差,亲疏远近有别。墨子则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老师又说知人,而知人呢,则要对人有分别,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亲贤臣,远小人,这是知人。这爱人和知人,两条似乎有些矛盾,是什么关系呢?那坏人、小人,我爱不爱呢?樊迟未达,没想通达,没弄明白。
老师看他不明白,继续解释:“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嗯。”樊迟胡乱答应着退出,不敢再问老师,赶紧去找其他学习好的同学问。既问于师,又辩诸友,既有良师,又有益友,学习的最佳拍档。
樊迟跑去问子夏:乡,刚才我问老师什么是知,老师说“举直错诸枉,能枉者直”,这是什么意思啊?
子夏秒懂:“富哉言乎!”这话含义太丰富了!
“直”,是直的木板;“枉”,是弯的木板。“错”是交错,放在上面。“举直错诸枉”,那弯的,也给压直了。
张居正解释说:仁和智,虽是二用,其实一理。如果一个人立心正大,举动光明,此人正直,我也知道他正真,我便举用他居于领导岗位。如果一个人立心偏邪,举动暧昧,我知道他是枉者,我就他弃置一边,或居于下位。这样那样邪枉的人,看见我的用人导向,无不感发,个个去恶从善求进步,这就能使枉者直。“不仁者远矣”,达到亲贤臣、远小人的效果了。如果上面用了用了一个无耻之人,那就全成了卖官鬻爵,一国乌烟瘴气。
子夏讲了两个“举直错诸枉”的例子,一个是舜选拔皋陶,一个是汤选拔伊尹,都是达到了“一人定国”的效果。特别是伊尹,在商汤死后辅佐幼主太甲。太甲不仁,不遵守商汤传下的政策。伊尹竟然将太甲软禁了三年,让他悔过。太甲真心悔过后,伊尹又亲自去迎驾,还政于他。最终太甲成了一代明君。这一段君臣传奇,更超过周公辅佐成王的程度。伊尹成为托孤辅政的完美表率。而商场能将儿子江山托付给他,可见其知人之明!
一个组织,不管什么制度,最大的关键在于用人,一个公司搞不好,换一个CEO,它就好了。一个部门业务上不来,换一个总经理,它就上来了。换人,比你用什么策略辅导都管用。但你哪里去找这人呢?这人不在猎头公司,就在你自己的团队里,但是你看不见。或许你也看见了,却不能把他的才干能量都发挥出来。
知人,是人生第二大智慧,难度仅次于知己,这智慧,我们永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