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看电影的时候超级不专心啊啊啊啊啊啊,这样下去可不行。
规定自己:每看一部片子跟书都要做笔记。
今天看的是刁亦男的《夜车》。
貌似两年前看的《白日焰火》,当时给打了三颗星,但是有一次浏览自己观影记录,看到那个给了《白日焰火》的三颗星,觉得不太对劲,于是改成了四颗星。而一般的情况都是,那种观后的当下能激起的我各类情绪的片子,等到一段时间过去了,那种即时感动效应过去之后,我会调低一颗星。毕竟我自己希望自己看片子还是能有些区分度比较好,五星是不可轻易给出的。
《白日焰火》已经是例外情况。三颗星意味着平庸的电影。平庸是很泛泛概念,对于没有什么电影理论的我来说,对电影的评价也局限在对剧情的评价,所以在当下打出的分数,无论什么星级,都是给剧情的。而事后改分数的行为是基于什么标准?应该对所有人来说可能都是氛围吧,所谓一部电影的后劲,说的大约就是这部电影的氛围强不强烈,能不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深入人心了。依赖剧情的电影,或者说那些“太像戏的戏”,如果不致力于氛围的营造,别人既然能轻易入戏,也就能轻易出戏。事后调高《白日焰火》的分数,也就在于它属于后劲挂的。
我觉得能做出后劲挂的电影是很难得的,刁亦男厉害的地方在于对氛围的营造。氛围的营造直观的感受其实就是色彩,配乐。刁亦男电影里面北方小城市的灰暗、萧索的气质简直拿捏得太好。我没有去过东北,老工业城市想来是如此——工厂排放的废气在冰天雪地里缭绕在空气中,房屋低矮破败,人在其中衣着暗淡,他们是工厂工人,是干洗店的女工,是生活失意的警员,他们在这种寒冷压抑早晨六点一刻钟的空气中卑微苟且地生存着。在那种冷淡的色调跟主人克制住痛苦、被生活挫伤至麻木的脸下涌动者的强烈的欲望其实是相悖的,但是在《夜车》中,主人公之间发生的性关系是十分剧烈的,就像结了冰的表面空寂的湖泊,突然被砸出了个裂缝,声音隆隆,暗流涌动。色调越冷淡,氛围越压抑,意味着情感畸变程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