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在读一本书之前,我习惯性的喜欢去豆瓣上查一查书的评分,以此为准在自己的新中给这本书定下个基调,分数越高自然读的欲望和好奇就越高,因为每个人每天的时间有限,我当然希望这有限的时间能够阅读的都是高质量的杰作。
所以当看到《被讨厌的勇气》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6分,且是十万人给出的评分后,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豆瓣的评分很少让我失望,这本书也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这本书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阐释思想的,这与很多古籍中记录的古人对话非常的相似。据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就是通过与人对话,然后被柏拉图记录下来所以才流传千古的。对话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更容易让真理在不断的质疑和总结中流露出来。这种新颖的形式在我读过的书中是第一次看到,也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也是因此让我误以为这是一本比较简单的书,应该可以很快就读完,但是随着阅读的进行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
对话从一开始就直接抛出了“决定论”和“目的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不得不说,决定论是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方式,我们会本能的认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造成无法忽视的影响,继而陷入对宿命的臣服和无奈。
但阿德勒的“目的论”,直接颠覆了这个想法,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让我瞬间清醒,“你的朋友并不是闪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就是说,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也就是说,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是先有一个目的,然后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因为大多数人和那位青年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这样做。很显然,“目的论”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你的人生其实一直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哲人与青年的对话,一直朝着越发深刻的方向行进着,比如“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刚读到这里的时候,自己其实没能理解,只觉得这句话似乎有点片面,但是经过哲人的解释之后才发现,片面的其实是自己,这句话才是深刻的真理。我们所有的烦恼和困惑,都来自同别人的比较,我们自身的价值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主观的解释。
哲人说:“我从朋友‘你有让人感觉轻松的能力’这句话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从‘让人感觉轻松’或者‘不让人感觉太有威慑力’之类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身高也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当然,这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一种主观臆想。 但是,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全凭你自己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自由选择。”哲人的身高在世俗观点中是一种劣势,但是当他转变自己的认知之后,身材的矮小马上就变成了一种优势。“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 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我们所有的苦恼都是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无一例外,而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关于人性的探讨,书中的话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我虽然对时尚不太了解,但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或者绿宝石戒指的人与其说是有审美意识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
在我自己的生活阅历中,也曾经发现过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像每个人一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种人是这样,他们在你面前张牙舞爪,装模作样,给人一种不可一世,或者自大自负的模样,有人说他们是桀骜不驯,有人说他们是自命不凡,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词用来形容他们,叫做“装逼”。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更文雅的词语替换掉这两个字,所以只能继续保留这个词,否则无法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我先说我的结论:通常在生活中给我们感觉很装逼的人,其实内心都是非常非常自卑的。他们有多自卑,就有多怕别人看出他们的自卑,看出他们的缺陷,所以他们就会通过“装逼”这种行为,去掩饰自己的自卑和不足,外表故意表现的十分桀骜不驯,这会给他们一种自己很强大的错觉,以此来保护自己,同时让别人看不到他们伪装之下的脆弱和自卑。这就是书中说的“优越情节”的一种表现。
以此我们其实可以这样想,这个人装逼的程度有多强烈,他内心自卑的程度就有多强烈。我以前是特别讨厌装逼的人,总觉得他们的样子很恶心,不屑与其为伍。但是当我看透了他们的自卑之后,反而对这样的人生出一种怜悯。其实他们也是怕被人伤害,所以采取了这样一种措施来保护自己。虽然不喜欢,但也可以理解了。在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悟也随之加深。
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这种真知灼见果真应该早一些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自己的课题应该由自己来完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能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一一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我想我们每个人在与父母的相处中,都会遇到类似的烦恼。中国的父母会想当然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自己可以肆意的干涉孩子的所有事情,不必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父母都在不断的干涉孩子的课题,而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影响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不敢违背父母的意见的,甚至让父母有一点点的不高兴都会觉得内疚,自然是不敢反抗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干涉,所以孩子只能一味地忍让,父母则不断的踏进孩子的私人领地。这种现象在年纪越大的父母身上,体现的越严重。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因为多数情况下,父母的父母也是这样对他们的,所以到了他们有孩子了,也就习惯性的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后代,一代代的传染下去。
好在,现在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的开始觉醒了。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避免犯下和我父母相似的错误,尽量去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他足够的空间。我想,一个家族总要从一代人开始做出改变,那就从我这一代开始吧。
随着书中对话的深入,话题继续过渡到对自由的讨论上来。“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读到此处,非常有共鸣。想要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势必要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当你没有按照他们的期待去生活的时候,他们一定会给你施加压力,或者背后议论,讨厌你。他们对你的讨厌,恰恰证明你是自由的,是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每个人生命的意义都不同,生活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何必去在乎那些嘈杂的声音,人生真正自由的生活过,这比什么都重要。
接下来,对话的方向又转向了教育的话题,来看看哲人和青年关于表扬教育的对话:“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我不得不承认,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因为我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就是表扬为主。因为我的父母从小对我用的是批评教育的方式,所以非常了解批评教育的缺点,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就决定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次经历我曾经历过的错误教育,所以我经常表扬孩子。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又有了不同的思考。自己似乎潜意识中确实把亲子关系搞成了“纵向关系”,我虽然想着要尊重孩子,但是行为和语言并没有真正的从尊重的角度出发。这对我来说真是及时的纠正和启发。与其经常居高临下的表扬孩子,不如诚心诚意的对孩子的行为和语言表示感谢和鼓励,也许这样更能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关注。
在本书的最后一节,讨论到了幸福的秘诀和活在当下。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幸福,我确实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恍惚觉得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吧。但是书中给出了更加深刻的阐释,也就是“贡献感”。也就是“我对他人有用”的感觉,这种感觉越频繁,人生也就越幸福。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在之前,我不止在一本书中读到过活在当下的重要和意义。在这本书中,又一次强调了这一点。我想,当很多书都在强调同一个事实的时候,那很有可能就是真理。担忧未来和悔恨过去都是在浪费生命,只有当下的此刻才是鲜活和生动的,你能掌握和改变的,也只有眼前这一刻。所以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刹那不停的连续起舞,才能真正跳出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之舞。
就像哲人一开始就告诉青年的那样:“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