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正式开始《日有所诵》的学习。没有用整块的时间,用了零碎的时间,边讲解边朗读。
《篱笆那边》简短易读,但是前几次读,孩子们的拖读都很严重,于是让他们想象作者吃到草莓时的心情,吃着香甜可口的草莓,简直太满足了,所以有“草莓,真甜!”,这一句要读出节奏和欣喜的心情,后来的一次朗读,非常的好听。
《乡愁》的讲述花了较长时间,向他们介绍了台湾诗人席慕容,附带着说了一下写作的背景,然后问他们“乡愁是什么?”学生们很快在诗中找到了,乡愁是“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这些比喻多么的贴切,然后让他们多种形式读。由于我自己用的是第四版的旧书,旧版所选的篇目是余光中的一首《民歌》,同样也是一首写乡愁的诗,我范读,学生听,听完后和他们交流,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有孩子说这首诗听起来感情比较高昂,有的孩子说,诗里面有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景点名称,可能也和思乡有关,我做了小结,简单的介绍了诗人余光中和她的诗,并告诉学生,原来乡愁可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既可以像席慕容的《乡愁》一样温婉,也可以像余光中的《民歌》一样激昂。最后,我读《民歌》,他们读《乡愁》,结束了这首诗的学习。
泰戈尔的《家庭》语言很优美,没有逐段逐段地去解读,简单地介绍了作者和代表作品,然后扫清字音障碍,让学生们自由地充分地去读。
《河广》和《上邪》主要是扫清字音障碍,并简单的介绍了《诗经》和《汉乐府》。孩子们对《上邪》比较感兴趣,那五件反自然的,不可能发生的事,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理解起来的难度并不大,只是要检讨我自己,《上邪》本应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应该是恋人之间的忠贞,我却非要说也可以是朋友之间,因为相知的意思是相亲相爱,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太牵强,回想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担心五年级的小孩不懂爱情,或误解爱情,还是怕他们接触爱情,才刻意地避开谈论这是一首爱情誓言?哈哈,受不了自己的“老古董”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