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文质彬彬”这个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莫名喜欢,也偶有这样夸赞别人。直到有一天看到《论语》里的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忽然似有所悟,原来,配合适当才是最重要的。
“质”是朴素的文质,又说,是人的本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书上如此解释。但是回过头细想,“质”到底是什么?既说“文质”又谈“本质”,如是“本质”,人兽并无不同;如说“文质”,已是以文化之。书中最后解释总结说:“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唯觉这一句里“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一说很好,但是好在哪里,终究还是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既摸不头脑便就此搁下了,不再深究。美其名曰:不求甚解。
近日,跟随几位老师每日读《大学》,读了十几天才有一点进入状态。今天读到“修身在正其心“又似有所悟。“意诚”、“心正”是“身修”的前提,“文质彬彬”不也是有着良好自我修养的外在体现吗?那么“文质彬彬”是不是“意诚、心正”的“有斐君子”呢?如若说的通的话,那所谓“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是不是就来源于“意诚”而“心正”呢?可是《大学》里又在反复教导我们如何做到“诚其意,正其心”。如此的话“原始”二字作何解释呢?这又可以从孟子的“本心论”里找到答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性相近,习相远”了,所以要纠正,要“诚其意,正其心”。
这么一番梳理下来,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人要保有一颗敦厚、原始、质朴的本心,如有相远,便要通过学习来纠正,便要“诚其意,正其心。”去除自私自利之心,毋自欺,慎其独,光明坦荡入驻内心,外在行为自然磊落。内心平静安然,保持中正,实事求是看待和评判事物,不激愤、不恐惧、不忧患、不因好乐而对事、物的看法产生偏颇,客观看待,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处理问题才能合理顺畅,我们的内心才不会拧巴。
如何处理问题呢?这便是“文质彬彬”的“文”了。前面我们说“文”的意思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可见“文”是需要后天学习得来的。用自己学到的经验、见解,选择合适的方法,用恰当的语言、恰当的语气、恰当的态度来表达、来沟通,将问题化之于无形。
试着举个例子吧,不一定恰当。比如:有的人心眼儿不坏,挺善良,甚至是非常耿直的人。但是不会合理的表达和沟通,一遇到问题就觉得不被理解,顿时满心愤怒,暴跳如雷,歇斯底里的发泄,于事无益。别人只能敬而远之,摇摇头说,“哎,这个人本身不赖,就是脾气不好。”那我们说,这样的人是不是缺乏教养,需要学习呢?再比如:有的人说话很好听,说起来头头是道,上纲上线,把人哄得团团转,但总是让人感觉哪里不对,所说的话并不耐听,让人不喜欢。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质”上,本质上“意不够诚,心不够正”,说的话乍听有理,其实虚伪鼓吹、自私自利。那我们说,这样的人是不是也需要学习呢?通过学习“诚其意,正其心”,做一个文质彬彬的“终不可諼兮”的君子呢?
上文所述自然是高配版的“文质彬彬”,我们普通人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点“文”或“质”的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学习不断纠正、完善、平衡,追求日臻完美的自己。
最终还是孔圣人所言:“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
要学习是必须的,要思考是必须的,要实践更是必须的,只有思考才能学进去,只有实践才能内化,你读过的书才会悄悄地藏到你的气质里。
文有千解,自以为是,欢喜不已。
2020年5月1日
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