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初15中16讲13 付淑平 坚持分享549天 本周坚持约练2场 总约练249场
第一单元需要概述需要的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做咨询陪伴来访者,就好像他在这里又重新活了一遭,他的童年经历在外没有机会说,在他说的过程中就得到了疗愈。他需要的就是能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能被感受到。有需求说明活的很真实,有需要就有动力,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特点: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是发展的。 需求受条件的制约,比如小时候想买一些东西,但没钱。想放飞自我,但是有责任。有了制约,需求被满足才有幸福感,养孩子亦是如此。 如考研时能看一会儿电视,感觉很幸福。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有需要人活着就有动力。若一个人没有任何需求,他活着会是什么状态?躺平,空心病。能不能让老年人啥都不干?不能,老年人要有被需要的感觉,不被需要会有一种无能感,价值感会缺失,感觉活着没有意义,被需要才会觉得活着有意义,有价值。老年人如果丧子,能不能告诉他?不能,孩子活着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的需要。 种类:按产生角度划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人大多数需要都是社会需要,如交朋友、交际。上不了学的孩子,可能不想出门,怕别人问为啥不上学,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就会好了。按满足对象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每个人除了物质需要,更渴望得到精神层次的需要,比如被爱、被理解、被欣赏,如果得不到,就会有情绪,情绪积累时间长就会出问题,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咨询师很好去接纳他,理解他,看到他的需求,在咨询的时间段满足他被理解、被欣赏的需求,就是很好的疗愈,推动他在现实中有所改变,有所行动和变化。咨询的过程是让他看见自己的需要,并不断满足这些需要,去争取自己需要的过程。一个人的需要被满足,好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第二单元:需要层次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实现的时候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再满足高级的需要。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身为中国人,我们拥有更多的安全感,满足了我们的安全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在满足了前三个需要之后,就有被尊重的需要,不被尊重会感觉很愤怒。有的人没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人可能也有,但在第二单元:需要层次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实现的时候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再满足高级的需要。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身为中国人,我们拥有更多的安全感,满足了我们的安全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在满足了前三个需要之后,就有被尊重的需要,不被尊重会感觉很愤怒。有的人没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人可能也有,但在现实中,没有自我实现的条件。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特别想要的,很多人是在价值条件化下的自我实现需求,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或权利。当然,价值条件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其二: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开始满足上一层的需要;其三:某层需要无法满足,就会停留于此,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后,可能就会停留于此,特别需要这方面的满足。比如老年人,有时反复说一件事,可能是需要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或重视,他希望这些需要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被足够重视和回应。在做咨询时,如果来访者反复说一件事,就要接住他,多停留,专注地去倾听,改变就可能发生。其四:追求高层需要受挫后会退回低层需要; 年轻时可能更想实现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好。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怕有更多需要,也不怕需要层次的高低,关键是自身要达到一种平衡就好。人的不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不满足。有需要,但是不行动,不能实现就会很痛苦。有需要,就要一步步去行动,让需要得到满足。多关注拥有什么,内心就会平衡。
第三单元:动机一、动机的定义: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例如,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的需要是什么?实现之后会怎么样?明白了这些,内部的动力可能会更强。二、影响因素:需要(基础)、内驱力、诱因、情绪。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因素是情绪、关系、希望感和价值感。情绪非常影响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情绪不好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做。夫妻两人不要做彼此的差评师,不要争个你对我错,否则赢了道理,输了感
第一单元需要概述需要的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做咨询陪伴来访者,就好像他在这里又重新活了一遭,他的童年经历在外没有机会说,在他说的过程中就得到了疗愈。他需要的就是能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能被感受到。有需求说明活的很真实,有需要就有动力,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动力。特点: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是发展的。 需求受条件的制约,比如小时候想买一些东西,但没钱。想放飞自我,但是有责任。有了制约,需求被满足才有幸福感,养孩子亦是如此。 如考研时能看一会儿电视,感觉很幸福。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有需要人活着就有动力。若一个人没有任何需求,他活着会是什么状态?躺平,空心病。能不能让老年人啥都不干?不能,老年人要有被需要的感觉,不被需要会有一种无能感,价值感会缺失,感觉活着没有意义,被需要才会觉得活着有意义,有价值。老年人如果丧子,能不能告诉他?不能,孩子活着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的需要。 种类:按产生角度划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人大多数需要都是社会需要,如交朋友、交际。上不了学的孩子,可能不想出门,怕别人问为啥不上学,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就会好了。按满足对象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每个人除了物质需要,更渴望得到精神层次的需要,比如被爱、被理解、被欣赏,如果得不到,就会有情绪,情绪积累时间长就会出问题,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咨询师很好去接纳他,理解他,看到他的需求,在咨询的时间段满足他被理解、被欣赏的需求,就是很好的疗愈,推动他在现实中有所改变,有所行动和变化。咨询的过程是让他看见自己的需要,并不断满足这些需要,去争取自己需要的过程。一个人的需要被满足,好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第二单元:需要层次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实现的时候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再满足高级的需要。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身为中国人,我们拥有更多的安全感,满足了我们的安全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在满足了前三个需要之后,就有被尊重的需要,不被尊重会感觉很愤怒。有的人没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人可能也有,但在现实中,没有自我实现的条件。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特别想要的,很多人是在价值条件化下的自我实现需求,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或权利。当然,价值条件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其二: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开始满足上一层的需要;其三:某层需要无法满足,就会停留于此,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后,可能就会停留于此,特别需要这方面的满足。比如老年人,有时反复说一件事,可能是需要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或重视,他希望这些需要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被足够重视和回应。在做咨询时,如果来访者反复说一件事,就要接住他,多停留,专注地去倾听,改变就可能发生。其四:追求高层需要受挫后会退回低层需要; 年轻时可能更想实现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好。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不怕有更多需要,也不怕需要层次的高低,关键是自身要达到一种平衡就好。人的不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不满足。有需要,但是不行动,不能实现就会很痛苦。有需要,就要一步步去行动,让需要得到满足。多关注拥有什么,内心就会平衡。
第三单元:动机一、动机的定义: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例如,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的需要是什么?实现之后会怎么样?明白了这些,内部的动力可能会更强。二、影响因素:需要(基础)、内驱力、诱因、情绪。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因素是情绪、关系、希望感和价值感。情绪非常影响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情绪不好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做。夫妻两人不要做彼此的差评师,不要争个你对我错,否则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影响两人的感情。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驱动的力量,有需要不一定有内驱力,内驱力也受诱因的影响,即受环境的影响。若外部环境条件限制不能实现,或者自认为是不可能的,就会把内驱力压抑下来,就会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就会有习得性无助。如猴子和跳蚤的实验。把猴子关进笼子电击,刚开始每次电它,声音叫的很大,乱蹦乱跳,时间长了,它就麻木了。跳蚤被盖在玻璃杯里,时间长拿去杯子,它也跳不高了,这是它一次次碰壁的结果。 如何摆脱习得性无助?关注小的进步和成功,并不断强化(强化时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这会给他带来希望感和成就感,力量也就出来了,无助感就减少了。如从小被栓住的大象。三、动机和活动效率:呈倒U型关系。(中庸之道) 动机太强太弱都不好,中等强度最好。动机太强,容易出问题,越担心哪一块出问题,往往会出问题,所以说担心是诅咒。过分担心会有一些行动,直接影响系统,就容易出问题。四、动机的种类: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2. 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自我实现是内在动机,利益的驱动是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会给人带来更多幸福。
第四单元:能力一、能力的定义: 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和技能还不太一样,能力范围更大。这里所说的能力和我们常说“这个人很有能力”中的能力,含义不完全一样。
成就是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但有时1%会起决定作用。2.按先后划分:液体能力(20岁到达顶峰,30岁下降)和晶体能力(一生都在发展)液体能力如思维能力、专注能力和记忆力等。11岁时,短期记忆能力达到顶峰,是11.04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晶体能力是人生智慧和经验。3.按领域划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获得的。三、发展的个体差异:水平差异(水平有高低)、类型差异、早晚差异(少年早慧,大器晚成) 每个人可能会有类型的差异,但是也不要给自己设限。有的时候不是自己不能,是因为自认为不能,比如做讲师。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走在学习的路上。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 遗传决定了范围和限度。环境决定了遗传绝对的范围和限度内实现的具体程度。 环境影响:后天努力,如曾国藩晚上勤学的故事。
第五单元 人格一、人格的定义: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和个性通用。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个性特点指的就是人格)二、人格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统一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看一个人要从整体去看,否则会如盲人摸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指的是人格的稳定性,所以说想要去改变一个人的人格是很难的。三、气质类型1.气质的定义: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先天的脾气,性格是后天的态度和应对模式。性格决定命运是因为态度决定命运。2.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强但不平衡(孙悟空、张飞、李逵)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猪八戒)粘液质:强、平衡但不灵活 (沙和尚)(没情调,安稳)抑郁质:弱 (唐僧、林黛玉)3.气质的特性:稳定、可塑,无好坏,不影响成就,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健康、环境适应等。人的气质类型往往是综合的,只是在某一方面会更突出一些,根据自己气质类型选择适合的工作。抑郁质和胆汁质相对来说会影响健康,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往往是胆汁质的。当然,会受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调整的,达到平衡最好。四、性格:对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人格差异的核心。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区别:1)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3)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