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佳梦
全文共2000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内容关键词:
孩子教育 | 日记没素材 | 不爱思考 | 描述事物不清楚
八大逻辑思维能力 | 三大逻辑图的解析
“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可是将全部精力都用尽了,陪她上了那么多课外班,读了那么多绘本书,老师让写个日记,却还是憋不出几句像样的句子来。”这是闺蜜最近最常说的话。
已为人父人母的你,是不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是收效甚微,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也逐渐变强,看到想要放弃的他,你也跟着急和难受。
其实这个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绘本是让孩子增长见识,扩充阅读量的,而逻辑思维的书是一个工具,它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可以将这个枯燥的工具先融入在孩子的生活圈中,然后再转化成孩子的方法,并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影响到孩子,直到他会独立使用,那么就会对他学习和生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沈红亮和她的老师——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博士孙易新,构思的《八大逻辑图》主要是给已为人父人母的一个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新工具,可以让家长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书中总共提到思维的八大逻辑,以大量的故事对这八大逻辑图进行展开讲解,我将书中的核心内容做了汇总,如下图所示。接下来,我就介绍下前三个方法,希望这三个方法可以对正在育儿路上焦虑的你有新的启示和帮助。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八大逻辑图中最简单最易学的“圆圈图”。
一、圆圈图,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孩子的思维发散开来
所谓圆圈图,就是我们熟知的同心圆,即由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组成。在大圆中写入主题内容,然后在小圆与大圆中间,写出由主题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相关事物。这个逻辑图可以让孩子的思维发散开来。
比如,朋友的女儿彤彤喜欢踢足球,但不爱学语文,每次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写日记,彤彤都是三言两语完成。面对这种情况,朋友用了圆圈图的方法,先是答应本周末带彤彤观看哥哥的足球比赛,如果她能画张图,彤彤还可以和教练申请让她加入哥哥的队伍中参与踢球。这简直就是她梦寐以求的,所以她就按照妈妈的指引,画了一张圆圈图:
这个图是朋友在学习圆圈图后引导彤彤完成的,刚开始教孩子时,孩子写的肯定是又少又乱。这个图就是朋友让孩子从联想和想象的角度出发,比如去那可以看到谁,为什么去那,那的环境是什么,在那里的感受有什么,为什么喜欢教练等,让孩子不停去思考并且写下来的。
再回头看下这张图,试想下,有了它,等彤彤踢完球回来写日记时,是不就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像之前随便应付几句就交给老师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逻辑图——气泡图。
二,气泡图,提高孩子描述事物的能力
所谓气泡图,即中心是一个大圆,周围有一圈小圆。 大圆中写主题内容,周围的圆写描述性的词语。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对见过的事物或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更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对孩子的表达与写作能力是进一步的提升。
那么,如何运用气泡图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我们仍以彤彤为例,她语文不好,虽然有了足球圆圈图的素材,但在写日记时,可能对于事情的描述不是很清楚,这时就可以引导她描述下她喜欢的那个教练,先让她写出对于教练的印象是什么,然后从多方面角度引导她,对于教练的描述更显多样化。
如下图所示,是引导孩子从教练的外貌、性格、性别、特长等方面进行了描述,那这样彤彤在写日记时,就可以更清楚地描述她心目的教练是什么样的了。久而久之,她就会发现自己突然有用不完的素材供她挑选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稍有难度的“双气泡图”。
三,双气泡图,让孩子通过对比事物而加深记忆
从形式上,双气泡图是气泡图的升级,双气泡可以更形象地帮助孩子找出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孩子就会对相似的事物进行深入理解 ,并加深记忆。
前面彤彤在画“圆圈图”时,实际上她是分不清楚妈妈说的”联想“和”想象“,她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时妈妈就可以让彤彤将联想和想象入于两个气泡中,然后妈妈用彤彤刚才想到的情景来举例,引导彤彤对这两个词进行”双气泡“分析,那么彤彤画完后,不仅加深了这两个词的记忆,而且会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她的劳动成果。
当然,想要引导孩子做出如上比较完美的”双气泡图“是不简单的,妈妈需要来一次绞尽脑汁地思索,包括对这两个词的正确理解,以及如何与孩子说出来的场景相结合,引发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但这个方法一旦成功应用了,那对于孩子来说是影响深远的。
怎么样,这里介绍的三个方法对你有没有启发呢?
教育孩子是个快乐并痛苦的过程,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首先要花些时间,自己来试下这些逻辑方法,然后思考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可以产生哪些联系,如何让孩子轻松愉悦地接受并掌握这个方法,这也是需要花费脑细胞和时间的,但只一次,只要孩子成功地掌握到这些方法,那他就能处理相关的一系列事情了。
写在最后的建议:
此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的最终用户是孩子,但却是家长要看的一本书。所以不要买了这本书,就直接丢给孩子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