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社会学之思》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 蒂姆·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一、读书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这一定义将读书当做对书本的摘录或框架整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强对文中观点及结构的理解与记忆,但难免将原本灵活的知识作为一个个携带信息的固定载体,储存至大脑中。这种读书方法未与大脑中原本存在的信息融合,也未与个人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难以为自身所吸收,最终也难以内化至自己生命结构。
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读书笔记对于个人吸收知识而言,有什么影响?或者说,我们做读书笔记,到底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或者,我们首先得想想,我们期望书籍对我们自身产生什么影响?
就我当下的理解:一本书,一个由文字符号构筑的世界,应该与我们自身的逻辑思维发生关系,在理清书中的逻辑结构后,将这种逻辑结构与原本大脑中的逻辑结构相容,化有形为无形,或者将原本的逻辑思维打乱,构筑起新的逻辑体系。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书籍时,能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理解书中的思想。从纵向上说,以历史的眼光追溯书中观点所涉及的理论的“前世今生”,理解书中观点在这种理论发展“长河”中所处的阶段;从横向上说,明了书中观点所涉及的理论主要是从哪个侧面解释社会的哪个方面,即其属于哪一流派,而与之相关或并存的又是哪些流派,这些流派在解释社会时,又有哪些合理之处与局限之处。从纵横两个方面解读这本书,或许能对书中所言了解较为透彻。但是这种透彻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所读之书必须有一定深度,若是经典,就最好不过。其次,读者需得学识渊博,并有足够的时间反复阅读,翻阅资料,细细斟酌挖掘。
当然这仅仅是作为读书的较高的要求,而就当下而言,我所读之书,未必本本是经典;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社会学一无所知,我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根本无法达到我所说的那种水平。即便我有充足的时间,根本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在没有能力的前提下,跟一本书死磕,还不如阅读更多的书,或许收效更大。虽然无法企及这种境界,若作为一种读书追求也未尝不可。当下我需要的是积蓄力量,一砖一瓦的积淀,在知识的大厦一点点的建成中,自身的眼界自然不断提高。当然这种读书目的仅仅关乎学术,若对自身的情感而言,自然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
明了读书的追求之后,那读书笔记在读书之中又占据何种地位呢?又如何推进这种追求呢?我不知道。或许在写一篇篇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在一次次反思中,我能够慢慢明白。对于读书笔记,至少应该明了这本书主要解释哪一或哪些问题,这些解释构造了怎样的框架,个人对这种解释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与思考等等。
二、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 是英国利兹大学和华沙大学社会学的退休教授,当代西方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1925年,他出生在波兰波兹南市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二战”期间随家人逃往苏联,在苏联接受教育,1934年,加入苏联的波兰军队以抗击德军。50年代初,鲍曼成为波兰军队的年轻少校,同时在华沙大学攻读哲学和社会科学,1945年获得硕士学位。此时的鲍曼本应前途无量,却因其犹太身份成为历次反犹太清洗运动牺牲品。1952年,因其父有移民以色列的倾向,鲍曼被军队解职。1954年,鲍曼成为母校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的初级讲师,1956年鲍曼获该校博士学位。1967年,在波兰反运动中他被解除职务。此后不久,他离开波兰,先后到以色列、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寻求发展。1971年,他开始在英国利兹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1990年,在利兹大学担任了20年首席教授后退休,此后笔耕不辍完成了十余部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伟大社会学家、思想家的学术基础。
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鲍曼对社会主义怀有坚定的信仰重视对“民众自由与选择”的思考,创作了《作为实践的文化》(1973)、《论批判社会学》(1976)、《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1976)、《阐释学和社会科学》(1978)。八十年代后期,鲍曼得出结论:现代性走向失败。在八九十年代,鲍曼完成了“现代性”三部曲——《立法者和阐释者》(1987)、《现代性和大屠杀》(1989)、《现代性和二难》(1991)。九十年代后,鲍曼对现代性的现状和后现代性的未来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其观点集中在《自由》(1988)、《后现代性报告》(1992)、《必死性、永恒和其他的生存策略》(1992)、《后现代伦理学》(1993)、《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1995)、《后现代性及其缺憾》(1997)、《工作、消费主义和新贫困》(1989)、《全球化:人类的后果》(1998)、《探索政治》(1999)、《流动的现代性》(2000)、《个体化社会》(2002)。
蒂姆·梅(TimMay)美国索尔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Social Research:Issues,Methods,and
Practices》(1997)、《SituatingSocial Theory》(1996)等。
三、主要内容
全书共十章,分为三编。前三章是第一编,主要内容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中形成对自我认同、对他人、对群体的认识;第四章至第九章是第二编,主要内容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挑战、选择与约束;第十章是第三编,阐明社会学之思的题中之义。
引论:社会学这门学科
这一章主要解释五个问题: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社会学与常识的有何关?社会学对个人的影响为何?社会学面临的何种压力?本书的主要内容?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关系的各种类型、我们所居处的社会的各种类型,与我们如何看待彼此和自身,我们拥有怎样的知识、行动及其后果,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与人们所通晓的常识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从言论产生的方式上来说,社会学服从负责任的严格规则;从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上说,社会学可以提取的材料的领域是有一定的规模限制;从各种事件的情势的理解与说明而言,社会学与常识对于属人现实的领会方式是不一样的;从省察与否来说,常识是实践中的不言自明的自我确认,而无须省察,而社会学则是通过省察被视为想当然的东西,使想而易见的东西成了难解的谜团,是熟悉的事物去熟悉化,即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自觉意识,而不至于受常识所困,受习惯所缚,从而“可能为与他人共处的生活开启此前无法预料的新的可能,并且具备了更多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使这种生活对于周遭的环境产生更多的自觉、更多的把握,或许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控制”。
对个人思维而言,社会学作为一种对抗固定化的力量,对熟悉事物的去熟悉化,“它让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压迫的刻板固定的社会体系变得富有弹性,并因此开启了一种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对人际关系而言,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充分理解我们周遭的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团结。
反思:
社会学将个人的知识、行动及其后果,和对彼此、他人的认识等等放与社会之中观察,固然能够看到个人社会性的一面,但是是否将个人过度社会化,而忽视了个人个性化的一面?
社会学之思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研究客体,而研究者处于日常生活之中,无法与研究客体撇开关系,难免主观,那所得的社会学之思的相关认识的客观性便降低,那是否可以说其科学性有待考究,或者说是否其本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社会学之思植根于常识,又高于常识,所得出的相关认识是否可以说是社会学上的常识,是否是对熟悉事物去熟悉化后,形成的新的熟悉化的事物?
社会学能够增进人的理解,理解越多其可控制的方面就越多,那社会学一旦被怀有不良动机的人利用,在社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难免比化学武器更为甚之。那社会学是否与其他科学一样,是否对人类有益取决于所用之人?
社会学对熟悉事物去熟悉化,即对熟悉事物进行新的解读,使人认识到熟悉事物相对陌生化的一面,也就是熟悉事物的“真面目”,但这种赤裸裸的现实难免吞噬着人们“纯真”的追求,从而使人失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而哲学,追求真、善、美的智慧,是否能够对这种美好追求的丧失的补足?或者可以说,社会学与哲学是一种相互的补足,对学习者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社会学使人的思维富有弹性,使人对社会现实不停的追问。但是似乎任何事物追问到最后,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就如“人为何生”等问题一样。因此,对熟悉事物解构后,难以建立起可以重新熟悉化的世界。此时,是否需要宗教的引导,使其避免进入无解的深渊?
第一编 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认同与理解
第一章 与他人共处中的自我
在日常体验中,我们讨厌被我们觉得自己毫无控制的局面所约束。为摆脱控制,我们奋起反抗,在心中产生自由和不自由的感觉。在与他人相处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人的自我选择与行动是受限的,它受规则的引导,受自身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物质因素等影响,受自身过去所处的环境和经验阅历影响;人的“自我”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玩耍阶段和游戏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人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进而面临着“客我”与“主我”的矛盾;人的自我形成过程即人的社会化,是通过选择、模仿与对比参照群体完成。因此,人依赖他人与社会,亦想在其中寻求自身自由,这种自由与依赖的比重便是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上占的相对位置。
反思: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我们行动的比较性参照群体,对我们当前的自我认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大众传媒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群体,充斥着娱乐化,成人化的信息。而我们国家对大众媒体并没有划分等级,作为一种人人视之的比较性参照媒体,是否对自我认识,特别是儿童的自我认识,导向扮演着负面角色?最近《新闻联播》指出:《喜洋洋与灰太狼》具有暴力因素,应禁播。这不禁让人反思,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比较性参照媒体对人的自我认识与行动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有关部门是否高估了这种影响?
第二章 如何看待与维持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群体中社会化,这一过程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看待他人和看待自己的方式。在功能性的互动中,我们只涉及服务的交换,很少涉及个人情感,故而自我认同依赖与我们对他人描绘出的社会身份。为获得自我认同,我们根据自己所属且理解的群体,想象出一种与“我们”相对立的“他们”,对“我们”内部则“埋葬差异分歧,高扬共同精神,迈向集体目标”,对“他们”则主观排斥。当“他们”或者说“陌生人”进入“我们”占据的“世界”,冲击着我们想象的边界时,“我们”通过地域隔离或精神隔离来建立界限,维持“我们”的安全。在陌生人共享的城市中,我们划分一个个守卫的密闭空间来维持自身与陌生人的界限,通过对他人礼貌性的不关注来维持“我们”与“他们”的安全交往。
反思:
群体的形成基于我们对他们的偏见,组织、民族、政党、国家等都是在人的偏见中或者说在他人的偏见引导下形成的,并通过种种规则和形式进行固定。若是这种偏见所组成的“乌合之众”的认识水平能够超越这种偏见,并想法设法破坏巩固偏见的规则与形式,这是否意味着群体的消亡,人类将进入一个无群体时代。
在城市中,个人对陌生人的礼貌性不关注,这种方式虽看上去麻木、冷漠,却使个人与他人在一定距离中共存。但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从QQ、微信、微博等聊天分享软件的普遍应用,导致人在虚拟世界对他人的关注与交往远远多于日常生活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人的相互关注与交往之间有何不同?人们对虚拟世界中的关注与交往越来越沉溺,是否正常?是否是信息时代,人与人交往方式的变化中必经的阶段?如果是必经阶段,那这个阶段所走向的下个阶段为何?
第三章 统合的纽带:谈论我们
作为个体性的主体“我”,通过“共同体”和“组织”两种人群型构融合成“我们”。共同体是基于共识而形成的精神统合体,而组织是基于明确目标而建立的群体。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群体成员的全身心投入,且具有压制性;后者只是吸纳相关人员的部分身心,且角色保持具有相对稳定性。在韦伯看来,组织的特征,即“科层制”的特征,即以极为有效手段、以理性方式追求目标。科层制以选贤任能的标准选择与角色匹配的员工,其角色安排在一套等级森严的序列中,其目的是为组织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妨害,最终使产出得以高效无碍地实现。组织过度关心关注程序与规则的正式维度,忽略了人关注自身的非正式维度,使得个人的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生存分离,最终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组织必须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张力,增加对组织内成员的自我认同的关注。
反思:
我们在群体中需求自我认同,也被群体所压制、束缚,因此个人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保有自身的独立,又能融合与群体中,但是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生在江湖,身不由己”是最好的说明。
组织的科层制形成的主要目的是使组织能高效有序的运转,但一个决策需要通过一层层往下下达,一个变化同时也需要一层层往上反映,这在时间上难免是组织在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反应迟钝,其决策与反应难免在传达的过程中失真。但现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组织必须随时根据市场、社会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但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大组织因其本身的局限,难以作出迅速的反应。而这种机遇是稍纵即逝的,谁抓住机遇则可能迅速崛起,谁没有来得及反应则可能会失去其原来的地位。而现在小组织以团体的方式,能够在社会变化中,迅速作出决策。例如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自媒体能够以小团体的方式,其决策与执行没有科级的限制,有时甚至决策者亦是执行者,在变化面前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并执行,抢占市场。那大组织为适应当下的变化,应该如何像小组织学习实现其转型?
组织过多的关注程序与规则的正式维度,忽略了人关注自身的非正式维度。人关注自身的正式维度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并不是为组织的目的而进入组织,而是为了自己在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现在的“90后”“00后”,他们更多的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对组织所带给自身的非情感体验的东西的在乎度明显降低。常常出现“90后”因自己的情感体验受挫而辞职的现象也就容易理解了。因此对于组织而言,要留住人才,必须更多的关注员工本身,关注员工的情感体验。特别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产品与个人的自身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企业要求谋求发展,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自我认同、自我情感的关注。
第二编过日子:挑战、选择与约束
第四章 决定与行动:权利、选择与道义
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关注度是如何关联并影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决定于行动?我们所做的决定分为未经选择的行动和理性行动。前者包括习惯性行动和由强烈情绪引起的行动;后者基于给定的目的选择手段,寻求目的与手段的契合。在个人行动中,个人行动能力的施展常使他人行动受限。而人的行动的选择常常基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因此为将这种限制合法化,人们常通过三种形式将自身所追求的价值合法化:传统性合法化、克里斯马型合法化和法理型合法化。人的行动基于自身欲望,将这一欲望与获取联接并产生行动。而人在获取中依赖他人,特别是他人所拥有的事物的所有权,或者可以说,人在使用物质的自由时丧失了自身的自由。在获利动机与道德动机冲撞时,需要人进行自我约束,形成自身的道德立场。
反思:
我们所做出的决定分为未经选择的行动和理性行动。这两种行动并非单独存在,我们所做的决定一般是理性与感性的并存,同时所谓的理性行动从表面上看是基于给定的目的选择手段,寻求目的与手段的契合。而在目的、手段选择中难免带有个人的习惯行动与情感,理性行动亦含有感性的成分。那人在面临选择时,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偏向于未经选择的行动,这种行动常常能较好的达到目的。那么人们在做决定时,应该更多的遵从“内心的声音”还是“理性的思考”?
第五章 事在人为:关系中的馈赠、交换与亲密
人与人之间的按人性化与否分为:馈赠与交换。前者是人性化的,基于互惠原则,纯粹是道德获益,物质损失;后者是非人性化的,对等交换,自我利益主导一切。这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对立:(从选择的个体来说)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从对对象关注的方面来说)弥散性与专门性、(从对对象的情感方面来说)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的对立。但两者并不能完全纯粹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人性化和非人性化的冲撞。人穿梭在人性化和非人性化的世界中,人的角色随时变换,但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统合协调,追求自我同一性。人对自我认同的追寻,需要社会确认,需要在爱与被爱中理解与被理解。但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活经验使得这种互惠的爱变得脆弱,因此既能履行爱的功能又不要求互惠的商品化认同应运而生。但这种基于利益的认同,仅仅是自我认同的幻觉,亦是一种非人性化的交换。
第六章 照看自我:身体、健康与性
人将周遭的世界理解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其圆心内圈为“家”。“家”被视为一个熟悉、安全、温暖的场所。但当随着含有家的感觉的圈子不断被陌生化、商品化,当工作不断侵蚀家庭,人难以寻得一种安全感。家的防线被攻破,那最后一道防线便是我们自身,那我们自身有形的便是我们的身体。其实,身体并非独立与社会而存在,它时我们实现自身欲望的对象,是与“外在的”世界的交互界面。在塑造我们的身体时,存在两种追求:健康和健美。前者是维持恒常,满足正常生活;后者挑战极限,追求无休止的欲望。身体作为传递自身首要、可见信息的场所,在人际交往中对身体的塑造亦是塑造自我的过程。性别作为身体做常见的分别,也打上社会的烙印,形成先验的社会性别。
第七章 时间、空间与秩序(失序)
时间与空间并非是“外在的世界”的各自独立是属性。在信息化社会,时空关系从原本凝结在物体身体上,转变成信息可以脱离物体的身体而移动。因而,作为沟通活动产生的共同体能够挣脱一定时空的束缚,不断扩大其边界。进而,对共同体的控制便转化为对信息的控制。在这种变化中,人的风险也随之挣脱地域的束缚,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远距离、隐含性的风险的威胁日益加大。人们追求秩序,希望将混乱调整成有序,但在边界不断消解的全球化中,调控秩序、操纵秩序获得的仅仅是暂时的有序,同时调整和操纵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新的失序。究其根源在于,对秩序的调整与操控将所调整的部分与整体强行分离,而整体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缺乏秩序或者说多变的。
第八章 划界:文化、自然、国家与地域/领土
根据是否可以操控将世界分为文化与自然,前者是可操作性的,后者是不可操控的。文化是人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建立并巩固其虚设的秩序,这种秩序包括行动在其间发生的“世界形貌”与行动本身,并要求人的行动与世界相“对应”。文化符码和记号为“世界形貌”与行动本身的沟通提供前提,为行动提供可能,但也限制、约束了人的潜能。
公民权在表面上实现国家正则的自主性,实则是机密性的对公平作出损害。国家通过“自以为是”的最佳方案对公民进行管控。在对国家权力的抗议中,形成地方分权和去领土化两种方向。国家为增强其合法性,通过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公民毋庸置疑的相信自身与国家的关系。在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中,国家倡导民族的权威,以此强化其对纪律遵从的要求;民族借用国家的执行力,支撑自身对于忠诚的诉求。
第九章 过日子:消费、技术与生活方式
人与环境,究竟是谁操纵谁?技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人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是也使人产生了以往不曾有的需求与欲望,而这种产生一开始就无法结束。为消除产品与需要潜力之间的矛盾,市场营销应运而生。它通过与旧产品的对比中突出新产品的优势,激发人的欲望,将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其实质是将技术所产生的“问题”私人化,即将技术变成一种人所追求的符号意涵,而人对意涵的追求变成对产品的购买。因此这种对符号意涵的追求,变成对购买产品的金钱的追求,而人对符号意涵追求的欲望无法终止,进而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亦无法终止。当这种追求无法达到即无法购买产品时,便对目标产品与可购买目标产品的群体产生怨恨,现在社会的仇富心理亦可为之验证。
第三编回顾与前瞻
第十章 社会学之思
理解乃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人们通过理解和说明过程,对经验作出解释,在解释清楚与不断质疑中,日益增进其理解。人们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即“有一整套做法,相对于其他各种形式的知识,享有或理当享有明确的因此也是不成问题的优越性,所以能够以唯一真理的名义,生产处可信而有效的信息。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自由而理性的形式达到特定的目的。因此,社会期待社会学家能够通过控制他人达到自己的欲望。但从伦理和道德维度而言,这种期待是对他人自由的控制与剥夺,是不可行的。
社会学家力求根据科学主义的话语塑造社会学,在对社会学的塑造中,形成三种混融的策略关注:其一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关注复制那些主流期待所设定的那种科学事业,即通过领域分割、方法与原则分割,将社会事实作为寓于个体身外的事实进行观察;其二是以韦伯为代表的追求科学地位却不复制现有做法,即反思和变更,它是对人的行动的理解而非说明,其解释取决于解释者的才智;其三是效果论证,其宗旨在于揭示社会学具有直接而有效的实践应用性。
社会学能够扩展人的理解视域,将熟悉的事物去熟悉化。它是问题的组成部分,并不是解决之道。社会学之思所追求的是希望我们从过去和现在中过去经验,获得启示,从而能够更多的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我们的欲求、行动与我们所创造和栖居的社会境况之间的关系。
反思:
我们所做出的选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对自身身体的塑造,我们所处的时空,我们所在的国家、所属的民族,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与我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无不受先验与个人的社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控制。在这其中,人根本无法逃离这种社会。社会就像是将个人仅仅的捆绑在社会中,个人带着社会所“赐予”的手链脚链跳舞。这不禁让我感到后怕,去也让我看到了黑暗过后的曙光。当我们逐渐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逐渐洞察社会百态,我们对社会的依赖逐渐减少,我们获得的自由自然逐渐增多。但是当我们明了社会的百态后,我们对社会天真的想象还存在吗?而这种对未来的想象是我继续向前的动力,当这种想象被一次次的破灭,我又将寻找什么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呢?
四、反思与启示
1、对此篇读书笔记的反思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读书甚少,一提笔不知从何写起,即便心中有万千思绪,亦难理清,更难将其凝练成文。而此刻,写至最后,反观全文,理理逻辑,不通,顺顺话语,亦不通;深究其义,不懂,逐本溯源,亦不懂,不禁觉得徒劳无功。反过来一想,若我仅以一本书作一篇笔记,竟想达到如此高度,难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或许,我想要获得的东西,只有通过一遍遍读,一次次写,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才能有所得吧!
2、对社会学的反思
社会学,对我而言,如一片未涉及的处女地。读完这本《社会学之思》,带给我的不是激情,不是想再继续看其他书籍的兴趣,不是对前途一片光明之感,而是一片黯淡。社会学不断将社会的真实面目揭露在我们面前,在理解其实质的存在后,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能够多一重理解,多一重宽容。当我们对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看得越来越清晰后,我们有“原来如此”的释然,也有“只能是这样”的无奈,还有“任其自然”的坦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越清楚,是否越无奈,越缺少激情?深知“思而不学则殆”,或许我的这种思考是一种“杞人忧天”吧!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243.htm
2 何方.论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2009(05)
3 蔡颖.鲍曼思想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3(09)
4 蔡颖.鲍曼思想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3(09)
5 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社会学之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5
6 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社会学之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