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热情都去哪儿了?
从前,世界很小,热情很多,现在,我们身处的世界在变大,热情,却在减少。就好像一颗糖,放到一杯水里,它很甜,放到一壶水里,那甜味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似乎随着年龄渐长,心智成熟,对周边事物少了好奇和探究,多了厌倦和懈怠。我们犹如置身一个万花筒里,多彩缤纷的事物每天都在涌现,我们来不及探究,目光就会被新出现的事物吸引了,那吸引,也只是维持不到三两天的热度,有时,甚至是上一秒钟到下一秒钟的差别。
现在的生活中,最开心就是和儿子一起玩,听儿子讲很多有趣、新鲜的事。很多时候真想知道,小小的他,瘦小的身体里哪里藏着那么多的热情和精力,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每一件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物,他都象发现新大陆似的欢呼,哇,太棒啦,太酷啦!
下雨了,我脑海中第一反应是雨天路滑车堵,想到要早出门要给孩子穿厚提醒老人出门小心就一阵焦躁涌上心头,而儿子却是大笑大叫,“哇,下雨啦,冰凉的雨水淋在脸上,呼吸凉凉的空气,太清爽啦,大雨让花草们一次喝个饱,太过瘾啦!”
想想小时候的我们,热情和快乐随处可寻,长大成年的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生活,热情,却偷偷溜走。
把它找回来!
大师季羡林在《人生的境界》中有一篇文章里这样说,每一天都带着新奇的眼光去开周围的一花一草一树,每天都象第一次见到身边的事物一样去观察他们,这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新奇和乐趣。
经常晚饭后会在小区里散步,走了很多遍的小路,旁边种植的花草树木却从来没有细心地去观察和欣赏过。这一晚,秋叶清淡的月光下,那条掩映在花草树木中的石子小路就象一幅画、一帧电影画面一样充满幽静的美。行走在其间的我,突然忘记我是饭后消食,差点以为自己是一个来寻找灵感的诗人了。
《优秀到不能忽视》告诉我,对工作的技能越精深,越能感受到热情。这也许就和人们常常说的,越自律,越自由是一样的吧。
无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多用新奇和探究的眼光,用专注的态度去探究它,热情就会一点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