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睡梦中醒来,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闹钟指向10点半,开始发愁今天日更的文章写不完了。
晚饭吃的农家白切鸡,喝点尊美醇爱尔兰威士忌,撑了。饭后随意用平板浏览视频一个小时,到9点有些困躺床上想休息半小时,然后9点半开始写今天的日更,计划写昨天看的台湾抗日电影影评《赛德克·巴莱》,预计11点半完成。
现在却是10点半了,如果一个小时内写出来的话,质量肯定大打折扣,怎么能发得出去呢?还不如不写,另找一篇现成文章来充数。
今天是1月22日,2019年简书日更计划顺利完成了21天。
21天习惯养成理论认为21天可以让一个人养成一个习惯,真是胡扯!我自身经历过好几次21天习惯养成最后最后都失败了,相关的科学实践研究也表明,习惯的养成需要大几十天,有的人达到一百多天,所以我不相信21天就能让人养成一个习惯,还需要假以时日。
什么理论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日更怎么完成,我翻看简书后台有没有以前写好没发布的文字,结果没篇成型的文章,如果再找去年其他平台发的文章再发一次就没什么意思了,还是想想怎么写吧。
坐在电脑前,我忽然想起“瓶颈期”这个概念,没想到我居然在日更21天大好形势下遇到“瓶颈期”,而且是在今天时间比较宽松的情况下,真说不过去。
遇到“瓶颈期”怎么办?我回想起以前在一个简友的文章里评论,就是遇到“瓶颈期”写不出文字时,就把此时此刻心中想到的东西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可能写不点什么来。如今,我何不用教别人的这个法子呢?这样码出来的文字还是原创的呢,呵呵。
言归正传,写点什么呢?
最近机构改革期间,单位和个人何去何从仍没有定数,工作不忙,所以我想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阅读几本书。可今天工作上没什么事,但我也没干什么私人正事,可以反省检讨一下。
上午,我在网上浏览电影《赛德克·巴莱》相关评论和报道,以及“雾社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构思该怎么写影评。这部电影信息量挺大,引人思考的东西挺多,各方解读都不尽相同,自己得思考发掘出自己的观点,看别人的观点只是知道而已,认真深入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不然电影就白看了。
在浏览过程中,有时候和同事闲聊,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下午,没有看书,只是在网上浏览资讯,一个同事过来资讯业务知识,于是就在科室内讨论这个问题,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之后,大概有个半小时的时间是讨论明天出去聚餐,给单身的同事介绍女孩子。
今天中午时间又是怎么过的呢?被同事叫到外面吃饭,回来是一点钟,这时候或者一点半就应该睡午觉,恢复体能,因为今天早上晨跑8公里了。可我居然在线看了一个小时的电影《大黄蜂》一直到两点十分才午休,其实我知道这电影没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只是习惯性的看看而已,结果浪费了大好午休时间。
一整天的时间没有按计划看书,也没有看两节《holy bible》,时间就这么浪费了,太可惜了。
明天得控制和同事闲聊的时间,每次集中半小时或1小时的阅读时间,保证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