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比较阅读了窦桂梅的《窦桂梅与主题教育》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关于《游园不值》的课例介绍,先说说两位大师的教学设计板块:
窦桂梅
主题:不值(不遇)
步骤:①与文字相遇,理解“不遇”(个人解读为主要是理解诗意)
【抓朗读,抓柴扉、苍台、红杏带动整首诗意思的理解】
②与文学相遇,品味“不遇”(个人解读为体会情感“怜”)
【围绕“怜”苍台、“怜”柴扉、“怜”红杏、与红杏对话、和园主人对话几板块展开】
③与文化相遇,升华“不遇”(个人解读为理解“不遇”这种人生态度)
【引入《雪夜访戴不遇》的故事理解“不遇”】
干国祥
课题:游园不值
第一板块:复习《寻隐者不遇》,利用文本来分析诗歌意象的文化符码作用
第二板块:字面解析《游园不值》,分析屐、苍台、柴扉、一枝、红杏的意象符码的作用。
第三板块:文言寻找——“关”在全诗中的核心作用,比较陆游《马上作》来进一步理解,以及知道为何最后两句是警句。
第四板块:议本诗主旨,即宋诗以理取胜,它的“理”是什么。比较阅读杨万里的《桂源铺》。最后简单讲一讲“一枝红杏”的现代符号义。
看窦桂梅老师的课例忘记是前年还是去年的事了,只记得当初直呼,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也太有高度了吧!因为对于那时的我,讲古诗,就仅仅只是讲古诗而从不拓展,顶多看看作者创造背景和作者资料。回首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观看两个课例,能发现很多的相同之处:①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比如两个课例中都引入了贾岛“推敲”典故和那首诗,引入了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而理解“关”。除此之外,还有各自不同的引入。②都旨在跳出古诗,进行文化或是对生命理解的升华,干老师做的还有理解古诗的方法,抓住某些字词的意象,习得解诗路劲。比如窦桂梅老师最后对于“不遇”生命态度的理解,干国祥老师议宋诗以理取胜,它的“理”是什么。比较阅读杨万里的《桂源铺》,理解《桂源铺》和《游园不值》中共同之处,即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封不住的,禁锢不了的。
由这相似之处,让我更加明白和坚定,古诗教学虽然是固定的板块(不像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模式不固定),即诵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情感或是明白道理——理解诗歌中的某些意象,但是想要有高度,推陈出新,耳目一新,这非常困难。因为古诗教学面临两个艰巨的挑战:一是考验学生的学情,二是考验老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古诗和现在的语境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连诗意都很难理解。二是想要把一首诗讲透,讲深,首先必须要讲宽广,教师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有足迹可循,能够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框架,不然只会停留在肤浅层面,也不能“授人以渔”。这就需要老师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能这就像新网师培训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句子——戴着镣铐跳舞。因为这注定是孤独和自虐的,但只有达到了那样的境界,才是真正地越来越接近纯真的教育。就像干老师对于《游园不值》的升华,已经在比较宋诗讲理的特点。看到书上课后老师的互相对话:《游园不值》是从符码、互文、诗眼等解诗路径让学生习得方法。而唐诗或者其他能给人兴发感动的诗能用王国维的感发之路去解。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老师一般采用的创设情境、感悟诗情等,是“兴发感动”的一种低劣的变形运用。这说明,老师已经把古诗研究得很透彻,才能移架课堂,深入浅出。
看课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窦桂梅老师的课例源自多年前,虽然设计中板块清晰,但是教学过程问的问题相对细碎,操作不好,很容易变成单个人与老师间的对话。同时,在体会情感“怜”这个板块,老师创设的情景有上述说的故意而为之的嫌疑,但是破了应该怎么立,这又是我无法得知的地方。
说实话,窦桂梅老师的课例,对于一线青年教师来说更容易上手,但看了干国祥老师的课例,又想达到这样的高度,想要变问题为话题,探讨更多的不一样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对形成自己的系统框架知识,才能针对课堂教方法,这很重要。
最后,已知执教语文的方向如何,只能告诉自己不断耕耘,只为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