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价值观决定命运”,这篇我们来说说“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自驱动力”。
1.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在探讨前面问题之前,我们来看看几个有意思的例子:
(1)关于“英语学习”
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很多,但事实上真正学好英语的人却很少,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用英语”的刚需,而对李笑来来说,“用英语阅读原版书”(不是“说英语”)是个刚需,所以他能学好英语用于阅读(当然,说的能力就一般了)。
(2)关于“分析能力”
如果认真留意,我们会发现身边至少一个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作出更优的政策),善于琢磨(也因此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为什么他们能成长这样?原因在于: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不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得很,若看到一点希望,他们就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真相就像火,他们就像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呢?
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为了满足这个刚需,接下来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障碍……
(3)“优秀是一种习惯”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就是一种刚需。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有机会与他们沟通,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这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否则,他们就会很难受。
李笑来说到面试应聘者时会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或者做到过最好?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
什么是牛人?一般用3句话就能描述清楚:
有“做第一”的执念;
有过“做第一”的经验;
有过多次“做第一”的经验并能将其总结出来。
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即便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也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他们曾经难受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早就习惯了。
(4)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很多钱?
因为赚钱对他们来说不是其实不是刚需。大多数人的实际刚需是花钱,而不是赚钱。
他们的想法暴露了真相:
等我发了财,我就_____!
“发了财之后想做的事情”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这是朴素的逻辑,也正是这个区别,最终造成了人群之中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所以,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2.刚需塑造大脑
大脑是可塑的。
前面篇章我们能曾提到过,就连大脑灰质的厚度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的。也就是说,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它竟然可能被自我塑造。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刚需”从本质上来看,是根植在价值观上的。价值观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比如“表现型人格”(Be-Good Type)和“进取型人格”(Be-Better Type)的价值观就完全不同,前者更在乎“成功”,后者更在乎“成长”,因为对后者来说: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价值观决定命运”,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这样的:
金钱>时间>注意力
成功>成长
现在>过去>未来
如果你的价值观是这样: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那么,你的选择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刚需”也会不同。
3.“正确的刚需”最重要的三点
(1)选择意识
首先,要有一个共识:
刚需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是一定要天然的、一成不变的。更进一步,刚需这东西通常不应该被动接受。
若顺着天性,懒惰是刚需,贪婪是刚需,嫉妒是刚需……
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知道我可以选择”这个“元认知”极度重要。
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到: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2)耐心
在众多“正确的刚需“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
耐心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教小孩子养植物比教小孩子养动物好?为啥那么?因为养植物更需要耐心。植物的生长速度往往不是那么快,而且很少给出“直接反应”。
为什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很少提到钱?道理很简单: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
与财富相关的一切重要技能都“看起来”缥缈甚至虚无。
也因为“看起来”与财富关系不大,才导致绝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可以学、应该学,可以练、应该练。
进而,如果一个没有耐心,就不大可能从一大堆“看起来并不相关”的技能中剔除那些“果然不相关的东西”,找到“看起来不相关可实际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技能”,然后进行可以练习。甚至,即便有人帮他们找到,他们也随时可能放弃磨练。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是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被麻烦一辈子。
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衡量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只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就可以了。更多的人是短视。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不能“马上生效”就立刻放弃。
(3)现状
弄明白“选择意识”与“耐心”的重要性之后,还需要深入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
现状
所谓“现状”,从本质上来看,无非是“过往的积累”。
对很多人来说,“现状”就像“地心引力”,时时刻刻拖着你,让你根本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若“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那肯定是因为“过往的积累”不够。
“目光短浅”的根源总是一样的: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若把“现状”清楚地定义为“过往地积累”,就会明白“马上改变现状”的难度——难道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地步——我们最多只能做到这么一件事:
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4)小结
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拥有选择的自由;
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
你知道现状是积累,你知道对现状不满是没有意义的,你知道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实现。
基于上述的认识和价值观,你应该:
选择正确的“难受”。
在追求财富这件事上,起步时“没钱花”和“赚不到钱”都让人难受,但解决前者会让你“不管赚到多少钱都留不下什么”。所以,解决后者更加重要,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后者上,养成“赚不到钱就很难受”的习惯。记住: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切能力都是可以习得的;
假以时日,我的收获会越来越大。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都会有“难受”的地方,因此,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现在,用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论,你应该作出哪些选择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