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还有一个英文名字,Great Nation Needs Bigger City. 直译即:大国需要更大的城市。
开篇第一句话我不能同意更多,“越是将历史拉长了看,我越是相信,决定人类发展轨迹的是普遍规律,每个国家的特色只会在普遍规律下开花结果。”
作者说的普遍规律,概括起来即:全球的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并借用《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有半数的经济活动位于1.5%的陆地区域——开罗以埃及总面积的0.5%创造了整个国家一半以上的GDP,巴西中南部三个州的生产活动也占全国一半以上,但这三个州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经济的空间分布并不会特殊。
因此,中国经济的空间分布将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有天然的地理优势,距离港口更近,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更便利。中国目前城市化率刚刚过50%,根据国际经验,中国城市化率迟早要达到75%,甚至80%。这意味着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会进一步流入沿海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尽管政府动用各种限制甚至歧视的政策(作者称之为”扭曲之手“)阻止外来人口流入到大城市,但无论如何,大城市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集聚地,终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
人口不断流入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了人们反对城市化的理由。人口集聚打破了人们的平衡幻想。人口流入地,尤其是特大城市出现了拥堵、污染、犯罪等问题。而人口流出地则出现了留守儿童和空心村。一边大城市不堪重负,简直要被人口挤爆,另一边的农村则人口凋敝一边凄凉。
实际情况是,我国农业GDP已经降到全部GDP的10%,而农村人口任然占一大半,人口流出不可避免。而大城市所谓的城市病也不是人口数量惹的祸。目前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按照政府预测人口数量进行规划的,而政府预测人口数又严重滞后于实际人口增长数。减少人口并不能缓解城市病,缓解城市病需要依靠的是规划、技术和管理。实际上,人口不断流入大城市,为大城市带来的不是城市病,而是更多的活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劳动力都流入到了大城市,那农村怎么办?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流出,农村人均土地占有量就会增加,才有可能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同时有旅游资源和历史保护价值的古村略还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这样以来,虽然农村人口减少了,但是人均创造的价值却增加了,人均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我们需要的平衡不应该是地理意义上的平衡,而应该是人均的平衡。大城市和农村,都可以在城市化中获益,这才是事实。
更多好书阅读,请添加微信公众号:爱丽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