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1910年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密苏里大学开始,走了十七节,到1955年夏季,65岁的老斯通纳打开自己的著作,渐渐“手指开始松软,捏着的那本书慢慢滑动,然后快速越过他不动的身体,跌进房间的寂静中”。
书挺厚的,好在这几天空余时间比较多,不至于阅读时情节连不上,因此速度比较快。我认为内容框架倒是不复杂,个人认为可以是前8节为一个独立情节,后9节可以连在一起阅读,时间分散的话,尽量按照这个节点应该就可以比较完整理解内容。
一:一代代的起点和终点不停地往复
最深刻的就是那种压抑的重复了。
它体现在斯通纳和伊迪丝失败的婚姻上。年轻的斯通纳被伊迪丝深深吸引,与伊迪丝父母见面的一段描述“博斯特威克太太的脸有些呆滞和病态,毫无刚劲或者雅致感,上面还留着肯定是某种习惯性不满留下的深深痕迹。”,起初以为只是一句平常人物刻画,但随情节发展,伊迪丝慢慢变成了刻薄、埋怨的样子,刻画的脸谱渐渐和前文母亲重合才发现整个故事的压抑之处。
它又体现在一战和二战时学院里同事们对战争的前赴后继里。第一次是老斯隆看着斯通纳、马斯特思、费奇面对一战的选择,“他憎恨战争对大学强行制造的撕裂;可是他又发现自己内心并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也无法让自己主动去恨德国人。但是,德国人是应该痛恨的。”,马斯特思和费奇这两位斯通纳的密友选择了参战,学院里陆陆续续有人参战,老斯隆是痛苦的,“不能请学者去毁灭他拿出生命去建构的东西”,战争屠戮掉了民族心灵的某种东西,而随着学者参战后,世界剩下的都是残暴者以及动物。后来斯通纳接了老斯隆的班,斯通纳又一次面对二战在学院掀起的热潮,这个压抑的旁观者后来就变成了斯通纳自己,他慢慢理解了斯隆的痛苦,因为他慢慢变成了斯隆的样子,至少在其他人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固执的老学究。
二:避难所的“看门人”
马斯特思认为“大学就像一座避难所,一个远离世界的庇护所”,斯通纳是一个固执的人,前文没有表明他有多同意马斯特思的观点,但他的行为毫无疑问地表明,他认可并且慢慢变成了这个庇护所的“看门人”。
它集中体现在由沃尔克引发的斯通纳与劳曼克思之间的矛盾中。在沃尔克尝试在无所建树的情况下想要通过研究生答辩时,斯通纳与劳曼克思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沃尔克有些残疾,同样是有些残疾的劳曼克思偏向于让沃尔克通过答辩,斯通纳则坚持认为不能放沃尔克到教室队伍中去。后来斯通纳对费奇讲起了战死的马斯特思的话:“戴夫会认为沃尔克就是——就是外面的那个世界,我们不能让他进来,因为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变得像这个世界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他阻止在外。”
斯通纳是个冷漠的人,不善交际,不喜欢名利,不打扰别人,即便是63岁的他还是保持了贯穿他一生的纯粹。他的处世方式与左右逢源的费奇形成对比,他梦想着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的所有行为是纯粹的,但同时也经受着世界的反噬。向往纯粹的世界,于是因为沃尔克,和劳曼克思产生了长达二十年的矛盾,至死没有升上正教授;他还向往着纯粹的爱情,但又迫于现实和凯瑟琳分别。
我看其他的读者说,这会是我们大多数人将要过或者正在过的生活:对内心向往的美好一次次试探,然后发现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尔后妥协。
我又觉得看得有点早,其实很多地方没法理解。上一本贯穿主人公一生的书还是《张居正大传》,但毕竟是有历史背景,比《斯通纳》好理解得多,当然了,它们都比加缪的书通俗一点……
我以前担心看多了这种书会变得太深沉,这不是我想要变成的样子,我只是想要保持思考而已,这个问题倒是后来在我听的《西方哲学智慧》课上有了解答,当时很多同学看哲学著作发现很多哲学家是同性恋,于是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性取向,后来教授很冷静地专门花了半节课讲清楚了这个问题,当然答案是“不会”,所以放心看吧。
希望经受足够的生活的毒打后,再看到它时会有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