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被教育而了解人是感官动物,事实上,我们始终坚信自己的行为都经过了理性思考(Jill Bolte Taylor )
如果情感独立于思考,会发生什么事?
Elliot 是一位脑伤病人,在某次意外中不小心伤到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 ,而这个部位正是连结「情感( emotion )与理性思考的桥梁」。
Elliot 看似正常,但是他却无法决定任何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该用蓝色的笔或黑色的笔写字、或该和朋友约几点吃饭…这些决定难倒他了。他无法计算所有决策的风险及利益,而不停地在一个简单决定上打转。同时, Elliot 也被夺去了感觉( feelings ),他对于自己没有决定能力这件事情感到麻木。
情感位于神经电路中,它与理性思考并非两个极端,它影响着你深思熟虑后的决策,是共构出行为的基础架构。
假设你是一个行销人员,你需要知道情感对于顾客下决策的有多大的影响力。情感( 或称为情绪)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喜爱探讨的议题,企业行销也谈顾客情绪,但每一次所投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行销费用,却往往执行在不对的方向。
而用访谈资料设计产品,以纸本问卷测量产品忠诚,他们犯了致命的错误,错误假设顾客有能力描述『意识下的行为』。
情感是天生的、是行为的起源
人们很难用一段文字写出当下感觉,因为情感,本身就是种共通语言,当新生儿看着母亲微笑,他知道这是一个安心的环境,家里的狗狗听见急促高昂的吵架声,它的警戒心马上提高并且不停吠叫,情绪是自动化历程,而它的进化也不单是为了快乐及满足自我。
更多时候,情感作用是要确保人类能够生存下来,并且产生相对应行为。我们透过学校教育、口耳相传来了解世界?
不,情绪才是最早学习到新行为的方法,我们透过感觉学会爬行,爬行后再经由痛、害怕,来了解地心引力的不可逆性。
在文字演化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动机( Motivation )和情感( Emotion )都起源于拉丁字「Movere」 ,意思是行动( Move )。
现代行销与顾客情感的断层
一般来说,行销人员应该是能够掌握顾客情绪并达到销售目的的专家,但实际上,多数的行销理论早已落后于现代心理学研究,行销人员所订出的年度广告策略,往往都参考了不可靠的数据资料。
当受试者正在进行概念测验以分析购买品牌的情感动机,或者当市调员要求受试者口头描述使用经验,我们正引导他们用直线的方式去解释一个具整体性、具创造力的情感反应,这就好比要对方以数学系数来评量梵谷的画作,是不可能的任务。
生活、商业、旅行等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不曾浮出意识层面的情感产物。
过去的认知科学已指出,人类左脑负责分析事件,并尝试去组织右脑的感觉经验,但尽管左脑尽可能的解释并重组这些感觉,却始终存在着一个无法跨越的界线,就是「我实际知道什么」以及「我认为我知道什么」。
从成功的行销广告谈情感这件事
或许你曾经看过这个名为The Force 的广告,它是2011 年福斯汽车为超级杯所设计,并创下了多项纪录,包含近六千万的Youtube 观看数,带来超过一亿媒体转载收益,并且让福斯于赢得30 年来美国市场最佳市占率。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广告在设计之初,因为在执行传统的广告激发测量时,发现分数低于平均值,而一度被福斯公司所驳回。直到顾问公司Sands Research Inc. 以神经科学仪器重新进行分析,才发现这个广告在神经涉入程度( neuro-engagement score )获得了极高的分数。
最后福斯决定采用The Force 作为2011 年超级杯的播放广告,并达成了远超过预期的目标。
这个例子并非告诉我们在评估广告或所有行销活动时,都必须使用神经测量仪器,而是指出感觉传递( Shift the Feeling )的重要性。企业希望顾客买单,必需先和顾客情感产生联结,购买行为决定于客户情感涉入程度。
像reBuzz 文章「如何制作病毒式行销影片?关键要素大解密」就可以发现成功的病毒行销影片,都成功了引起顾客的情绪涟漪。
产品行销无法在不考量顾客情感下而执行,这也是为何使用者导向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 ),近来越来越风行的原因。如果一个行销活动能在企划阶段就把握住这个原则,相信最后的成果也会令人非常振奋!
原文链接:http://rebuzz.tw/2013/05/why-advertisement-isnt-appeal-emotion-impact-that-you-must-kn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