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陕西
  • 120
    清明遛柳,长安再一次惊艳东方(二)

    《祀道》 祀之道 · 孝相承 “清明遛柳”,西安钟鼓楼、大雁塔、小寨,数名少男少女,头戴柳枝、手遛柳条,有礼仪、有节奏,整齐排列为一溜遛柳树枝。 祀道 · 钟鼓楼 祀道 · ...

  • 120
    《祀道》之清明遛柳

    《祀道》 祀之道 · 孝相承 折柳、插柳、戴柳...... 这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是古人寄托思情的行为表现形式,在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 在古诗词中,以“柳”思情的名词雅...

  • 120
    清明溜柳,长安再一次惊艳了整个东方

    心随指尖 让离开我们的人们感受这份慰藉 拜祭逝去的亲人、先贤、伟人...... 尊重仪式,回归传统 折柳、插柳、戴柳...... 这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是古人寄托思情的...

  • 120
    清明溜柳,长安再一次惊艳了整个东方

    《祀道》 祈愿、寄思的平台 心随指尖 让离开我们的人们感受这份慰藉 拜祭逝去的亲人、先贤、伟人...... 尊重仪式,回归传统 折柳、插柳、戴柳...... 这些颇具中国特色...

  • 120
    清明网祭,祀道长安

    想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吗? 还在为远行、 游学不能亲赴现场祭拜而心生愧意吗? 还在为选择摒弃陋习, 弘扬新风的绿色祭拜方式而发愁吗? 《祀道》 一个祈愿、寄思的平台, 心...

  • 120
    bia言bia语一认知

    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 只有冷暖自知。 和不一个世界观的人说再多, 好比是对牛弹琴。

  • 120
    我将如何死去

    作者:四回 如果我的一生早已经注定 那么我很好奇 我将如何死去 是从楼顶呼啸而下 血肉模糊 是在手术室里抢救无效 开膛破肚 还是窝在柔软的沙发里 没有声息 如果我的一生可以改...

  • 120
    逃避是那只没出现的蝴蝶

    作者:四回 山坡上的羊 在悠闲的吃草 天上的鸟 停落在了树枝上 草原上的斑马 在自由的奔跑 河里的鱼 在和小虾嬉戏 花园的蜜蜂 在花丛间觅食 而你 在钢筋水泥的建筑里 迷失了...

  • 120
    bia言bia语一坏人

    这世界是一面镜子,有好人就会有坏人、有善良就会有邪恶,所以命运也只不过是来回穿梭于镜的两面罢了。 坏人的命运最多是不得好死,而好人的命运却常常是不得好活。

  • 120
    【职场理想国4号征文】你赚钱我亏本,你真无赖

    今天十五号,是畔西镇集市赶场的日子。 在栀阳市蓝齐服装批发市场,做了二十年服装批发生意的棉衣大王严惠强,一大早就开车来找他的老赖顾客萧银轩,这是他第九次收账来畔西镇了。 严惠...

  • 120
    bia言bia语一半径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过半径不同。 我做着圆周运动,一圈又一圈, 却不知道路程的增加,改变不了零的位移。 即使是位移的最大处,我也只是换了一个方向遥望你, 你我之间永远隔...

  • 自己拍的照片么? 很美

    人生这条路,我们这样走

    人生旅途,边走边欣赏;红尘陌上,且行且歌唱。逐一个梦,不负青春,赏一片景,不负流年。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落下的灵魂吧!”隔着遥远的时空,听见智者的箴言,不禁驻足静思:浮生苦...

  • 120
    人生这条路,我们这样走

    人生旅途,边走边欣赏;红尘陌上,且行且歌唱。逐一个梦,不负青春,赏一片景,不负流年。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落下的灵魂吧!”隔着遥远的时空,听见智者的箴言,不禁驻足静思:浮生苦...

  • 120
    bia言bia语一年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八十而花甲, 九十而耄耋。 这一百岁呢,就成人精了。

  • 120
    我和你,只差一点

    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路过了就需要释怀。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比如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句歌词,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上眼睛的瞬间。——...

  • 突然想起学校的爱情,单纯美好。

    我和你,只差一点

    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路过了就需要释怀。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比如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句歌词,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上眼睛的瞬间。——...

  • 小时候想,长大后不想。

    做梦都想爸妈复婚

    爸妈离婚快十年了,洋洋做梦都想他们复婚。今天,是洋洋25岁生日。洋洋一反常态,让爸妈一起陪自己过生日。 晚上六点,洋洋滴滴打车先接妈妈再接爸爸。在爸爸上车的那一瞬间,洋洋瞥了...

个人介绍
该账号主要用于对国学文化的宣传,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文化,发扬国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