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战国时期有个秦国。那时秦孝公渠梁刚即位。
那个愁呀。他爹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该怎么收拾呢,地处边陲不算,还穷的嗷嗷叫。经过反思,这么下去不行,得做点什么。若不求变,天将亡我赳赳老秦呀。
由于太穷,山东六国都不带他一起玩了。甚至还谋算着瓜分秦国。渠梁兄苦啊。
瓜分秦国的六国联军很快杀了过来,拼着老秦人共赴国难的团结,最终保住了国。
秦孝公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落后就要挨打,不变强不行。
身边无良相。怎么办?当然是招人啦。于是,秦孝公广发求贤令。志在恢复穆公霸业。
2
这时,谋求出路的卫鞅看到求贤令,大喜。唉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秦国,俺去也。
初到秦国的卫鞅目瞪口呆,真穷!太适合我一展抱负了。
接着卫鞅进入求贤馆,里面真是人才济济。当然也不乏滥竽充数滴。秦孝公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外宣布:感谢大家不远千里来到秦国。酱紫吧,我给大家留个作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家在秦国转转,一星期后回来写份报告。我根据这份报告再委以重任。
滥竽充数的一些人一看不妙,直接跑路。吃不得苦的一些人对秦孝公此举冷嘲热讽。哼,竟然这样对待我等,甩袖离去。走时还劝别人,秦国太穷了,你难道想留这儿喝西北风吗?就这样,淘汰了一大批人。
卫鞅很愉快地出去转了。几乎将秦国转了个遍。回来后的模样,直接被好友当成了叫花子。
一星期后,出去转的学子都回来了。纷纷交上自己满意的答卷。秦孝公从中招到了一批文官。
卫鞅却是个例外,在旁边隐身观望了许久。
3
秦孝公有个宠臣叫景监,跟卫鞅是好友。在景监的推荐下,卫鞅见到了秦孝公。这人呢,侃侃而谈地讲起了尧舜禹汤的帝道治国。那时的帝道礼制已经大为衰落。可想而知,秦孝公差点睡着,拂袖而去。
卫鞅见此微微一下很倾城,原来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曰:景监兄,请再帮我引荐一下。
第二次见面时,卫鞅开始讲儒家的以礼治国。以礼制为体,以仁政为用,仁政理民,礼制化俗,使国家里外同心,达大同之最高境界。
秦孝公叹气,无奈道:先生,有个县正好有个空缺,您要不去当个县官?卫鞅肯定推辞啦。就这样,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景监难免受到了秦孝公的抱怨,心里那个气呀,卫鞅你是不是耍我。卫鞅哈哈大笑。
景监兄,去集市上卖一块好玉,也会为它找个识货的主人。我身负着一笔财宝怎么着也得试探一番,找个识货之人呀。劳烦你再给推荐一下。
景监很委屈,已经被训两次,也不差这一回了。
第三次见面时,卫鞅也试探个差不多了。直接开门见山,大谈依法治国。若前两次讲的是帝道、王道,那这次就是霸道。赏罚分明,激发人民生产力,可速成霸业。秦孝公两眼放光,请先生教我。
就这样,变法开始了。卫鞅担心百姓不相信他。遂立木为信,使得变法得以展开。《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卫鞅分别进行了两次变法。终于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强大后的秦国迁都咸阳,那时魏国相当于中原霸主。秦国开始一雪前耻,夺取魏国河西之地,迫使魏国迁都大梁。普天之下,秦国之外,已无强国。换句话说,我是老大,我怕谁。
秦孝公兑现了他在“求贤令”中的诺言:“与之分土”。卫鞅被封为大良造,属于当时的最高官职,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军政大权。因战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商君。所以之后也被称为商鞅。
卫鞅进行的变法,严重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在他们的反对声中,这对君臣犹如一人,坚持变法。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诬陷被杀。但他的新法并未被废除。他的新法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卫鞅的变法能够顺利展开,离不开秦孝公的力挺。君臣同心,最终使得秦国由原本落后的边陲小国迅速的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夯实基础。
这对君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人好似一人。在变法中,秦孝公的亲儿子嬴驷以身试法,也被一视同仁。在这中间遇到的诸多困难,也没有使得这两个君臣之间生出嫌隙。变法过程中的艰难,现今咱们很难感同身受。卫鞅使得秦国变得强大,同时也需要绝对相信他的明主。很显然他们遇到了彼此。互为知音。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才华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但是能够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姓名的人很难。这两个君臣互相成全了对方。
作者语:成功是每时每刻的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