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做法
作七律是一个严禁而又严格的文学题材。至于有多严格多严禁在这里就不说了,七律的产生和发展今天在这里也不说了,就聊聊如何能把七律写好,当然,写好七律是一个非常难的事,但把握好也很容易。
想写七律首先要有一个由头,这个由头可能是来自作者的心灵深处,也可能是作者身边某一个事物,但不管是什么,他一定是通过了作者的感知刺激了作者的情绪,使而有了创作激情,有了激情后,要把这种激情通过诗的方式表现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要表达目的要求,进行选体式,七律就是这种体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也是前人所说的“定题先定意,定意才确体,确体方择韵。”
如果你真的确定要用七律表现,那么就要严格遵守七律的格律要求进行。定题,选韵是在下笔之前必须要考虑,这两件事不是这次咱们要聊的事,但我还要强调一下题目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人在写诗时不注意题目,已为旧体诗词的题目不重要,这是错误的,题目太简单,概括不了诗的目的,太过于复杂,还会占用诗的空间。但合理的诗题也能对诗起到注释的作用。今天在这里不做重点解释,着重讲一下诗的做法,而就诗而言,自古就没有定法,如果有了,那就成了八股式的东西了,所以七律的创作就今人而言也就是从古人哪里学习一些,偷一些,自己再悟一些。
七律除了有着非常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外,还有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必然联系,定题选韵要做到顺理成章,如做不到,则会神散形乱,前后制约,上下矛盾,前后重复。那么什么是“顺理成章”呢?
所谓的理,就是指诗中的灵魂,是作者最终要表达的目的。也就是所要立意中的“意”。而目的只有两个,要么感动自己,要么感动读者。前人说“作诗须说其心中所诚然,须说其心中所同然者”。说出诚然能使自己流泪,说出同然能使别人流泪。诗写到这个程度方为好诗。
四联八句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是必须做到的,才是好诗。
七律和五律不同,五律要空旷致远,格律也要比七律要求的宽松,五律是通过读者的无限想象达到目的(如果有机会,我们专门探讨五律,今天主要是要说七律)。古人论七律说“五十六字,字字皆有原故,如龙鳞遍身,鳞鳞出雨”。还说“五十六字,便是五十六座星辰,一座一座皆有自家职掌,一座一座又有大家联络。岂可于期间孛一妖星非但无所职掌,乃至无其着落”。这就说,七律中的每一个字,落笔都需慎重,切不可任意而为。 我个人感觉,七律要尽量加大每一个字的信息含量,通过字与字,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作用关系,而这种作用关系可能是曲折错落,也可能是一泻千里,也可能是步步艰辛,而表现出作者的酸甜苦辣和七情六欲。而达到浑然天成,跌宕起伏的效果。
苏轼有首《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自临钓石取深清——此句有五意1、水清;2、深处取清;3、为何清?石下也;4、石为钓石,非普通之石;5、自取非他人。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状水之清美至极,“分江”妙。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倒装语,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翻卢仝“七碗”语;长短更,妙语。
上面所说的理很好理解,顺带说了一点七律要如何严禁,下面聊聊成章之事。
初学七律者,先学前四句,把前四句的起承关系搞懂后,再学后四句。唐人作七律非常注重第一联,《沧浪诗话》论诗说“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这就说出了各联在创作中的难易程度。所以今人作七律就出现了一个不正确的方法,先作中间两联,再添首尾,这样的诗,虽有妙言警句,但无佳篇。因为你再作此两联时,时没有目的的,等两联成了后再给她找个婆家,为了能给他找到婆家,你还得要为她托个媒人,而这个媒人就是首联。而这样的婚姻,没有一点感情,这样的作品表面上看着美丽漂亮,细品无情无味。王世贞在《艺苑巵言》中也说“七言律不难中两联,难于发端及结句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稍具体了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徹;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首联至关重要,他是纲领,他是定音器,他决定一首诗的格,何为格,如人之筋骨。筋骨不强,虽艳而无质;虽高大,但亦颓靡。那么什么是好的起句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用群山万壑烘托王昭君的形象,用一个“赴”字道出了三峡的壮观,而后句又落到了一个小村子上,如此跌宕起句与结句的怨恨形成了鲜明对比;“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一句就把自己和庾信的遭遇联系到一起;“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这种高起缓收的做法则有成一格。(由于打字的原因大家可查阅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原文及欣赏》)
唐人的一二句到三四句的起承之法有很多。金圣叹在《与季日接晋》中有这样一段总结:“一二如开创人,从白地上做起,须全副见识,全副力气,全副胸襟,一齐具备,三四只是继体守文,不差线路而已。初欲作诗,且先只作前解,且先只学唐人一二起法,三四承法。唐人一二起如郁勃,则三四承之必然条畅,条畅所以宣泄其郁勃也。唐人一二起如闲远,则三四承之必然紧峭,紧峭所以逼取其闲远也。起如叙意,则承之必然急写景,写景以证我意也。起如写景,则承之必叙意,叙意以销我景也。小处说起,则承之必说到大处;大处说起,则承之必说到小处;顺起,则承之必以逆;逆起,则承之必以顺;空起,则承之必以实;实起,则承之必以空;直起者,必曲承之;逼取者,必宽承之;高提笔起者,必根切承之;低屈笔着,必浩衍承之,精赤骨律起者,必姿媚承之;堆金砌碧起者,必雪淡承之。此是唐人前解四句一定方法,前解入手,后解则必如破竹。一二定,则三四定;三四定,则全诗定也。”
三四写得平淡,最是好手,但好手写到平淡时,必是咬咀之其中有无限至味。三四不比五六,此是一诗正面,措语最要温厚,最要绵密,最要高亮,最要严整,最要鲜新,最要矫健,最要蕴藉,最要委婉。切忌颓唐,拖沓,叫啸,迂板,韶稚,傲岸,寡淡,驰散。
一二得三四相承,有几种承接方法,但要看起句发力着意在哪,如在一句,三必承一,如在二句,三必二,若一二都有,则可用三承一,四承二的平行承法,也可以用三承二,四承一的顺序起承。
春日京中有怀(唐·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评:“不当春”为诗眼,“花徒发”承,三四联倒装,“倍还人”寄予起句只希望,扣题。
兴庆池侍宴应制(唐·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评:音律调畅,骈丽精工。三承二,四承一之法。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唐·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评:此诗不如其他三首和诗。紫陌长用千柳承,春色用流莺承。
三四决非五六也,五六是诗已到回身转向之时,所以三四只是一二之羡文,五六自来只是七八之换头,三四生来是向前,五六生来便是向后。
第四句之卸法:
1.侧卸:三四句往往侧卸而下,上半句承,而下半句卸,所谓侧卸,即在正面的平景描写中,轻轻一转,为后文五六的转向埋笔,
侧卸如: 宿府(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送李八秘(一作校)书赴杜相公幕(唐·杜甫)
题注:相公朝谒,今赴后期也。杜鸿渐以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镇蜀。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五首 其一(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2.拗卸:上句承上,而下一句于题外故作一拗,以自虑抒其胸前离奇屈曲之意,
如下:逋客未能忘逸兴,辟书翻遣脱荷衣。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虽静蒙置疏笼晚,不似闲眠折苇秋。
3.陪拗:此即先陪一句,走出题来,然后一句便完正题。
如下: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甲子不知风御日,朝昏惟见雨来时。
门依高柳空飞絮,身逐闲云不在家。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碧落有情还怅望,瑶台无路可追寻。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阙恩重独生愁。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不见白衣来。 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
五六句:
《作诗至五六,笑则始尽其乐,哭则始尽其哀。》五六特为生起七八,非与三四同写景物也。三四承上一二,固各写题所应写,《至五六始多感,感者,必言秋,必言晚,》
如下: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
城隅绿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孤舟对月明。 旌旗四面高秋见,丝竹千家静夜闻。 雨余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 荷翻团露惊秋近,柳转斜阳过水来。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来碧树秋。 帆飞震泽秋江远,雨过陵阳晚树寒。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
带看三四,亦多有举秋、晚二字,此虽同一秋与晚也,然措手乃各不同。若在五六,则是转调高唱,以生七八之感;若在三四,只是平写现景,以证一二之事。
七八句:
律诗结,大不易,不得过悲,不得过愤,不得《意尽》,不得另添。其轻重之与远近,在于管诵其前解,则心自能称等之。
末两句多有“此”字,“此”之为言,即上五六二句也。》如下:
谁谓此中难可到 《红楼院应制》(唐·沈佺期)
来朝此地莫东归 《龙池篇》(唐·沈佺期)
此日侍臣将石去,《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唐·宋之问)
悬知此地是神仙 《郊庙歌辞 享龙池乐章 第十章》(唐·裴璀)
宸游对此欢无极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唐·苏颋)
谁与王孙此地归 《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唐·庾光先)
仙家未必能胜此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唐·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起句对偶)
何曾得见此风流
无如此处学长生 ,此外俗尘都不染 。 从此舍舟何所诣 , 别后此心君自见 。
文体此时看又别 ,此心期与故人同 东阁此时闻一曲 ,九天未胜此中游 对此独吟还独酌 ,欲知此后相思梦 到此诗情应更远 ,从来此地黄昏散 心许故人同此意 ,须知此恨难销得 此时愁望情多少 ,
特殊句式:
1、一字重复在对句中的使用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一瓶一钵垂垂老,千山千水得得来。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一株一影寒山里,野水野花清露时。 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 酒行酣处君思我,宴到别时我思君。
叠字在对句中的使用
往往花间逢彩石,时时竹里见清泉。 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蒹葭远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 风冷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数字在对句中的使用
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千门柳色连青锁,三殿花香入紫微。 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常着五铢衣。 绿杨影里千家月,红藕香中万点珠。 三秋细雨愁枫叶,一夜扁舟落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