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说城东来了一位贵人。”
“哦,何贵人?为何非从荒辟的城东进城!”
“闫之,你有所不知。这贵人是个和尚,听说啊,”边说,酒楼老板边靠近赵闫之的耳朵,低声絮语道。“听说,你爹暗地里特意关照那个和尚。”
“这样啊。呵呵,解老板,你多虑了“我多虑?”
“我以前一直以为那是个传说,"闫之喝了口酒,放下酒杯,“小时候听我娘讲过一个故事,主人公便是个和尚。
“此和尚和被和尚,有什么关联吗?"解老板实在想不明百,便问。
“你自然想不明白,”
“闫之,快点告诉我,什么故事啊!”
“唉,故事的开头也是一个和尚入京城。”
这时店小二上来一壶茶,倒上两杯,其热气悬浮飄荡到远方 。
(2)
在祁山悬崖之边有一八角玲亭。亭子外表无奇特之处,其神奇之处是它的棚顶里有一幅地图其指向之处是高化师傅的小寺庙。高化师傅这个人离凡尘,一心同佛。这一生就一个弟子,说是弟子不如说是义子。相传高化师傅早年在学堂旁的巷子里捡到一个弃婴,见其可怜,便收养回来。
后来朝廷巨变,宦官逍遥无法,民间人心惶惶,高化师傅的学堂被拆除,无奈他只好背着婴儿逃离京城。高化师傅一路的颠簸,看清人间冷暖于是放弃还乡,上了祁山,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建了所小庙。他在上山之前,告诉他的故友“若有事相求可去华山那八角玲亭,便知吾之所处。”
(3)
要说缘分这个东西,妙不可言。
高化师傅见到那弃婴便有种上天安排的感觉,至此收养了那个可怜的孩子。时间转瞬即逝,在这半百老人身上留下的是一道道岁月蹉跎的“伤疤”,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怀志向,不再侃侃而谈那些所谓的治国理念,他现在只希望他身边唯一的牵挂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
夕阳透过山间树木的绿叶零零散散成斑点状打在地上,也打在了溪水上,如珍珠般一闪一闪发着光。高化看向溪水边独自嬉戏的义子,眼睛眯眯着流露出宠溺的笑容。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甚好甚好。”
“师傅,你说什么?”那孩子听见自己师傅在说什么,放下手头的玩物回头张望。
“满儿,天色已晚山间凉风刺骨,赶快回去歇息吧。”高化拄着拐杖将坐在石凳上的自己撑起来。
“好!”
少年走出溪流随手捡起脱去的上衣穿上,在岸边穿好自己编织的草鞋,将早早打完的水扛在肩上。
“满儿把衣服穿好,你这样不正衣襟在京城会让人说不得体。”高化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穿衣指责高满。
“这又不是京城反正我也没去过,我只管我舒服不管别人。”
高满空着的另一只手拿起师傅的石凳,高化见孩子叛逆的样子不禁想起自己当年,会心一笑。
一个拄着拐杖一顿一顿的行走,一个左肩扛着个扁担右手拿着石凳子。夕阳照到他俩身上,在地上映出细长的两个影子,整个画面不仅仅能用温馨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