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说到沉默契约的时候,要提及一些特定的心理学理论呢?
原因很好理解,那就是正是我们在不断压抑内心真实的愿望、信念和期望,并将他人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需求,才导致自己和自己签下沉默契约。
它们的形成有时是因为我们需要维持早期阶段发展出来的“假我”形象。
当我们认为自己真正的自我形象不恰当或没有价值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那么,有哪些个人的早期经历会随着个体成长而不断得到强化的呢?
在《沉默契约》一书中提到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对很多人而言,父母是它们儿时认识世界的窗口,对父母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互动方式。
如果自幼年时起,你的父母就以充满爱意的方式回应你,不断地肯定你、认可你、接受你,那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会打心底肯定自己。
因此,你之后会逐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积极和他人互动。
另外,如果你在内心深处一直苛求自己、否定自己,不停地自我疏离、自我排斥,那你可能就会渐渐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不敢对他人抱有期望。……”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消极认知通常是建立在身边重要人物自相矛盾的举止上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人可能非常爱你,但同时又老是批评你,这种矛盾的行为就会扰乱你的自我认知,让你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然后会渐渐觉得自己虽然被爱着,但从未被真正接受过。
因为没有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得到早期阶段照料者的回应和肯定,就会发展出“假我”,以期获得更多的肯定。
于是,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样的变化发展会让个体脱离真正的自我,终其一生都戴着面具,过着不真实的生活。
不同的早期经历会在个人身上打下不同的烙印,当两个成年人将这些烙印带入交往中时,双方在互动方式、诠释对方行为举止方面产生分歧也是顺理成章的。
正是这些烙印促使自己和自己建立沉默契约,然后这些契约又成为自己和他人的沉默契约的一部分,并不断被强化,持续影响自己的人生。
同时,个人也很容易受到世代相传的家庭教养模式影响。这种“多世代传递历程”不仅会影响个体发掘独立自我的能力,也会影响个体和他人的互动方式。
很少有人会期待冲突,但避开冲突通常并不会带来预想中的和平局面。
那么,如何建立更为健康的人际关系呢,书中讲到可以借助“消除误会”的对话机制。
但是,首先需要辨认出哪些是签下的“沉默契约”。
我告诉自己:慢慢读,慢慢找,慢慢练,慢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