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绎读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老子在第一章就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道”不是在嘴上和书上,文以载道,如果把“道”比作月亮的话,“文”只是那个指向月亮的手,而不是月亮本身。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那个真正的永恒的名。在《道德经》中,老子对“道”有多处描述:
-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的特点是:冲、渊、湛,而且在“象”和“帝”之前就存在。
-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的特点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惚恍,超脱时空。
-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的特点是:惚、恍、窈、冥,而且道里面有象、物、精、信。
-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特点是:先天地而生,永恒不变,有母性,是天下万物的母亲,遵从自己。庄子说:道,自本自根,无形无相。
从老子对“道”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道”是终极存在,无形无相,超越,她演化了万物,遵从自己的规律而运行,她是无形无相的,不能用我们的眼、耳、鼻、舌去体会,道里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在我跟随黄老师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黄老师提出了:字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全文的解经思路,前后文相互联系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老子的思想脉络,供大家参考。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命名为天地的初始;有,命名为万物的母亲。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引用了日本学者汤川秀树的讲话和庄子应帝王中倏和忽的故事,帮助我们理解有和无。现代的物理学观测到了基本粒子,用极限的思想来看,把物质无限的拆分下去,到最后就是无。庄子的故事里讲到了有和无复归于混沌。站桩的张老师曾告诉我:一切都归于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从无来观无的奥妙,从有来观有和无之间的机制。本句重点理解徼,即有和无之间的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有和无都是从大道而出,是幽远而神秘的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把握有、无、徼之间的玄妙,才能进入大道的奥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