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位男士“你最近还赌博吗”,他会怎么回答?“没有”,“我从来不赌博”,“我不会赌博”……不管他怎么回答,旁人都会认为他有赌博的嫌疑。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这句问话巧妙的地方。问话的人首先有一个假设——他是一个赌博的人。这种隐藏的假设就像如来佛的手掌心,不管孙悟空有多大的本事,都无法跳出来。
这就是假设的魅力,只有A才会有B,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如果B成立了,也就是说A是必然成立的,A就是语言中的假设。这个假设应用巧妙的话,能发挥出强大的能量。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都可以考究一下我们的假设,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眼镜去观察别人,是什么原因使得我有这样的认识
假设为什么能改变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逻辑动物,我们最难动摇的就是对方根深蒂固的认知逻辑,
我们有认知A,认知A导致认知B,认知B导致认知C....我们最终说出的话就反应了我们的逻辑链
我们要做的是明察,学会判断自己的前提假设
也要学会用好的假设来替代坏的假设,这一点非常重要!!!!!
下班回家,你看到孩子后,立马问:“作业做完了没有?”这个问题问完,孩子脸上刚刚扬起的微笑立马僵化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假设——你是一个不自觉的人。孩子做完作业了,会觉得受到了你的质疑,很委屈;孩子没做完作业,他会觉得反正爸爸妈妈都觉得我是这样的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了。无论哪种情况,你和孩子的关系肯定很难融洽了。
换一种问法,你对孩子说:“今天几点完成的作业?”这个问题背后的假设是“孩子自动自发地完成了作业,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孩子做完作业了,他会很有成就感地告诉你答案;孩子没做完作业,他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早点完成作业”。
通过这个假设,你给孩子的心里植入了一个“不断变好”的种子。
同样道理,老板问下属:“小张,最近遇到什么问题没有?”这个问题有一个假设,即小张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人,小张听到这句话后得到的是一种否定的感受。换一种说法,你问下属:“小张,最近出了什么好创意?”你假设对方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人,他得到的是一种肯定的感受。当你不断地把肯定的感受传达给身边人的时候,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会启动。
假设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能改变你身边的人,还能打破隔阂,迅速拉近你和陌生人的关系。
积极的假设带给我们积极的结果,消极的假设带给我们消极的结果,这就因果呀
搬家了,你想认识一下新邻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送礼物给邻居?这个年代谁都有防备之心,你作为一个陌生人送一篮水果给邻居吃,邻居敢吃吗?就是吃了,他的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请邻居帮忙。你敲敲邻居的门,礼貌地说:“我是刚搬进来的,酱油还没来得及买,能不能借点酱油,中午炒个菜?”当你向他借酱油的时候,假设什么?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会感到你的信任,同时,也会放下防备来信任你。邻居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了,双方的关系很自然就和谐了。
设框: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好的框架啊能够引导别人对你有利,坏的框架只能引导别人对你不利,别人怎么对你,取决于我们用何种框架来引导
销售情景:“你需要加鸡蛋吗?”——这是假定顾客还没打算加鸡蛋,“你打算加几个鸡蛋”——这是假定顾客已经打算加鸡蛋了
生活场景:“我生日到了,你能不能送我一个礼物呀”——这是假定对方还不打算给你送礼物,“我生日到了,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呀”——这是假定对方已经打算送你礼物了
人和人的交往本身就是框架的碰撞,谁框架强,谁引导能力就强
焦点决定你的人生,而框架负责调整你的焦点
设框是一种掌握谈话方向和效力的方法,是一种高明的游说策略。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要想让别人按照你说的做,那就给他设一个框吧;要想让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人,那就给自己设一个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