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比较50毫升水中溶解20克食盐和小苏打的快慢,二是探究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能溶解得更多。学生通过观察50毫升水中溶解20克食盐和小苏打的快慢不同,推测出50毫升水中溶解 20克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也不同。进而思考如何比较50毫升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谁能溶解得更多。学生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开展探究,发现不同的方法会使实验的快慢和数据的精确度不同,但是都能得出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学习过《它们去哪儿了》,知道水能溶解盐、红糖,不能溶解小石子,判断溶解的现象是颗粒看不见了。这节课,在基于学生对溶解的已有认知上继续探究盐、小苏打这些能溶解的物质,究竟能溶解多少。学生过去在生活中没有关注过这一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预测,如果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先观察50毫升水中溶解20克食盐和小苏打的快慢,就能较准确地做出预测,进而有效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但是规范地操作能力是学生欠缺的,需教师引导,进而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 出示实验材料。
2. 出示实验提示。(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 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知识点小结
①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②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③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以及相关的性质,对水有了基本的了解,本节课进一步探究水能溶解物质这一性质。溶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溶解的概念以及怎样用实验来探究溶解的性质对学生特别是三年级学生来说相对较难。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展开教学。首先解释溶解这一概念是什么,接着提出问题:水既然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那怎样才能知道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呢?学生小组间讨论交流,然后提供盐、水、烧杯、玻璃棍等实验材料,结合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完成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