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80、90后当家,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作者叫李光斗(好像是一个挺牛逼的人),但是我作为一名90后,对其中的部分观点确实很难苟同。
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中提到经历了通货紧缩、市场不景气的“失落的二十年”之后,许多日本年轻人的心态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不愿贷款买房买车,他们不想出人头地更是对物质没有强烈的欲望。这样的情况不但是消费市场的硬伤,而且也会给现有的各种商业模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面对没有购买欲的消费者,再物超所值的产品都不会有很好销量。
该文章借用《低欲望社会》的这一观点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国也是如此。在文章中提出“由于没有经历过那个穷困潦倒物质匮乏的时代,80、90后们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充满对物质财富的渴望,虽然他们也有理想和报负,但是由于大多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一直都受到来自父母的“厚爱”,独立能力受到了相当的限制,所以他们都只是想想,没有动手的欲望;而当这些80、90后步入社会开始当家,想做的事不敢做,不想做的事就不做,最后只能降低欲望普通的活着。”并且借用了马爸爸多年前的一句话“如今的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这句话的原语境是马云在香港激励年轻人创业的。)
好了现在说说我的观点吧。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的“低欲望”,努力带来的痛苦逐渐压倒回报带来的快乐,这句话代表了我的主要观点。时代已经不同了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但我们80、90后所要背负的压力或许要比长辈们更大。毕竟那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房子是分配的,就连找对象时的付出也要简单很多。
“80、90后们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充满对物质财富的渴望”,真像问问作者这句话你咋总结出来的,《2017.3.6发改委:去年大学生创业人数61.5万人》这仅仅只是登记的大学生,再加上其他的追求理想和报负的年轻人何止百万。
再者创业也好追求理想也好,真的只要头脑简单向前冲就可以吗。我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创业,一腔热血的冲上去,头破血流的摔下来。那种处处壁障、无可奈何失望,还是很痛苦的。你追求理想的基础是什么,你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在坚持,他们能熬过去,无非两点,1有社会资源,2有经济基础,你做到了哪一点。社会资源关系的东西很多,你的行业资源,你的人脉,你的政府关系,你的经验资源,还有…… 首先你扪心自问,我们做一件事情,你凭什么赚钱?容易赚钱的事情,黑白两道,国企大集团,早已经瓜分干净了。留给你年轻人创业的,第一类是体力活,第二类是高风险。
现在年轻人创业言则必“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是寡头经济,搭个网很便宜,最难的是烧钱熬死对手。任何一个优秀创意,马上会出现几百个竞争对手,同质化服务的大决战,就是比赛亏钱,滴滴三年烧了80亿,饿了么三个月烧了2.5亿。你要是一不小心,把三代人的存款烧完了,你有勇气面对吗?
所以说社会环境不同经济环境也不同了,大多年轻人不想那么累都想的自己过得舒服就行,付出再多也不一定会有回报说不定会更惨,幸幸苦苦奋斗几年还不及别人一个拆迁来的快,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座大山压着,还有梦想?看看身边发财的,中彩票,拆迁户,X二代,大明星,炒房子…… 有多少勤劳致富的?
不是我们低欲望,是壁垒太多需要我们深思熟虑,不要再抨击我们80、90了,我们的压力已经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