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人格为先,智育为重。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必不可分的整体,人格与德行占据着优先的位置,同时它也是思辨理性、见闻之知的领导、向导。它们的关系相当于当代哲学中人文价值与技术理性的关系,无论后者在创造人类福利的过程中担当了多大的责任,它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道德的引领。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存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一境界,归属与爱的需要、荣誉与地位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二境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道德仁爱的第三境界类似。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鼓励他们超越低层次的需要。
新教育倡导孩子应该成为小小哲学家,他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一种世界观的思考,以及反思、批判、建构自我的能力。一间完美教室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养成,始终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具体来说,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既是训练场又是庇护所,孩子既能够体认这些传统,也能够有资格对这些传统加以审视、反思。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同时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完美教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儒雅素养,又关心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与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