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陶瓷”是人类利用黏土矿物或岩石等多种天然资源,经过火烧制成功的技术成果。它与人类历史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我们瓷器的发明及其工艺和技术的辉煌成就,对于人类生自学成才与文化都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而一部“陶瓷史”既是民族艺术与科学漫长的发展史之缩影,也是当时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经济的真实反映。
(本次简书按各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进行简单分类概括)
一、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虽然粗糙,但已经为后期的陶瓷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胎体成型方面,早期是用手工捏制和泥条盘筑法进行,但石器时代已经发展出轮制法。烧制方面,早期进行露天烧制,陶窑远至石器时代也已诞生。
代表
彩陶: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黑陶:山东龙山文化
(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先秦时期
商代开始,陶釉出现,贵族使用的白陶已经选用了高岭土作为原料,三价铁含量远小于当时普遍存在的黑陶和灰陶。这些迹象表明商代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只因烧制温度不够1200℃,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瓷器。
特征:表面挂釉、青黄或黄绿色;不吸水、吸水性弱
战国时出现暗纹陶器
秦汉时期
秦窑有一项新的技术进步:窑床呈前高后低,有10°的坡度。这是由于坯体首先接触火焰的前半面会因受热较快而先收缩,出现向前倾斜的现象。如果升温过快,前排的陶坯还会倒入燃烧室内。这一设计为后世所沿用。
汉代出现了翠绿釉陶器,这种釉料中含有铅分Pb3O4(四氧化三铅),与SiO2(二氧化硅)以3:1配比,在750-850℃的低温下即可熔融成釉,称为铅釉。铅釉在汉代普遍采用,色彩艳丽。但是,铅釉比含硅酸多的釉容易蚀变,因此出土陶器釉上彩多已剥脱。
魏晋南北朝
代表:青瓷——浙江越窑
南北方青瓷具有差异
南方以瓷石为主,氧化铝含量低。釉料以SiO2(二氧化硅)为主。北方以黏土为主,铝含量高,釉料以TiO2(二氧化钛)为主。
北朝晚期开始出现白瓷——北朝范粹墓
隋唐时期
白瓷的烧制成功是隋代的重要成就。
隋代青瓷的釉色略有不同,南方多成青灰色,北方呈青黄或青绿色。这主要是由于窑内烧成气氛和釉的成分不同所致。
隋代开始大量应用刻、划、印、贴等装饰手法。
隋代开始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这是窑具的重大革新。
唐代的主要瓷器流派包括越窑系青瓷、邢窑系白瓷、洛阳附近的唐三彩以及长沙窑釉下彩瓷等
(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越窑青瓷以釉色见长,青瓷烧制时,还原比值越高,氧化铁含量越少,釉色越好。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是其巅峰期,釉色呈湖水绿。
邢窑白瓷氧化铁和氧化钛含量极低,仅次于明清时期的德化窑,釉色白中泛青。
长沙窑以单色釉瓷器为主,釉下彩瓷居第二位。我国的釉下彩瓷一般分为三类: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氧化铁为着色剂的褐彩和黑彩、氧化铜或氧化亚铜为着色剂的绿彩和红彩。长沙窑正是第二三中。
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胎,施以含铅的低温釉,釉中使用铁、铜、锰、钴作为呈色剂,在750-850℃烧制而成。除一部分明器外,也有不少日用器皿。
(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宋代
五大名窑
汝窑
河南临汝——青瓷——天青色——五大名窑之首
官窑
河南开封——粉青色——北宋徽宗宫廷用瓷
哥窑
浙江龙泉——粉青/梅子青(不同还原气氛)——釉层厚且釉内有紧密的气泡——开片五光十色
钧窑
河南禹县——“窑变”——海棠红、玫瑰紫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不成对,窑变无双
钧窑釉质肥厚,常留下蚯蚓走泥纹,有的滞留着气泡造成的凹痕,俗称橘皮、棕眼。釉中气泡较多,造成乳浊现象。乳青色的釉与铜混合显现出不同颜色,即所谓“铜的灰褐色”。有研究对比龙泉釉和钧釉的成分,发现主要成分并无区别,但钧釉中磷含量较高,因此推测,钧釉的特征——像蛋白石或在青色中添有牛乳一样的色泽,正是磷酸和氧化亚铁的作用结果。钧釉中青色是亚铁离子的颜色,红色是亚铜离子的颜色,紫色是二者的混合。
定窑
河北曲阳——白瓷
芒口:白瓷口部不挂釉,露出胎体毛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龙泉窑——粉青、翠青、梅子青
龙泉窑创造性地使用了石灰-碱釉,氧化钙比例下降到10%以下,氧化钾比例达到3-5%,可以增加釉的厚度并不致流淌,还可以避免纯石灰釉光泽太强的缺点。
建窑
福建建阳——黑瓷——烧黑釉器
景德镇窑
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影青瓷——胎体薄、透光性高
(摄于江西省博)
宋代制瓷工艺广泛采用石灰碱釉,使用煤作为燃料,大大改善了瓷制和产量。
元代
元代景德镇是瓷业中心,除青白瓷和黑釉瓷外,还生产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红釉、蓝釉、釉上彩等。
(摄于江西省博物馆)
集青白釉、红釉、青花、釉里红四中高温釉彩于一器,烧制难度极高。
元青花多数使用苏麻离青,也有不少采用国产青料。国产青料笔路清晰,没有混淆、晕染;进口青料含锰低,含铁高,青花色调浓艳,并有蓝黑色浓聚斑点闪烁如铅,称为锡光,并且容易晕散。
元青花胎色不够洁白,底足常现红色。
元代釉里红烧制难度大,因此传世不多。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明清时期
景德镇窑是明代的主流产品。
德化窑进入黄金时期,胎质纯净致密,透光性好,釉色洁白,杂质极少。
明代出现五彩彩瓷——红、黄、蓝、绿、紫
明青花的分期主要由于钴料不同而致。永宣时期采用的苏麻离青几乎不含锰,成弘时期锰含量增加,钴含量不超过1-2%,嘉万在高锰的基础上,钴含量也大幅提高,达到8-9%,故颜色呈蓝紫色。
清代青花用料与前代不同,康熙年间采用云南产的珠明料,含钴量高,可达8-9%,含铁量低,仅2- 3%,雍乾之后采用浙料,含钴量仅1-5%,含铁量6-14%,因此康熙青花的青翠雅洁和雍乾青花的浑浊有别原因可能在于原料有别。康熙年间青花不仅因画法改革出现浓淡有别,即“五彩青花”
康熙五彩——釉上黑彩、蓝彩、红、金
粉彩——加入“玻璃白”——康熙雍正时期盛行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清代斗彩加入了粉彩的技法,因此更加能显示浓淡凹凸、阴阳反侧的艺术效果。
(摄于江西省博物馆)
珐琅彩
盛行于康雍乾三朝,在景德镇烧成白瓷,由内务府绘彩。
珐琅彩从康熙二十七年开始试烧,康熙五十九年烧制成功,经历三十余年,康熙时期由于难以挂料,故使用涩胎烧制,即在烧制好的白瓷表面蘸釉,晾干后用工具旋去表层的釉,造成外壁不光滑,使颜料得以附着。一般色彩浓艳,款识为四字楷书“康熙御制”。雍正时期技术进步,不再使用“反瓷”,大量采用景德镇精细白瓷。并且珐琅料在宫中炼制成功,达到18种颜色。款识一般为四字楷书“雍正年制”,青花所书“大清雍正年制”的六字楷款非常少见。乾隆年间器型、画法出现了更大的发展,并受到西洋画法影响,款识多为蓝料四字楷款“乾隆年制”,个别用青花、金彩或黑彩书写款识。乾隆中期以后,珐琅彩逐渐停烧。
清代还出现各种仿生釉、仿金属、漆器、石器釉等,说明陶瓷工业已极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