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五六年前,在河北邯郸某县一个村小,有一位高中毕业的女老师。她外出打工多年,因为老人生病,不得不回到老家。正好附近村小招聘老师,她因为“学历高”迅速入职,一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
她教四年级,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只有7个学生,老板同时也是校长说了,再出现减员,就得解散这个班,她也没有留下的价值了。
教了一周多,她发现这些孩子基础太差,难一些的题大多就没法及格了。由此,她也弄清楚了家长们的意愿,如果成绩还上不来,即使多花0.5倍的学费,也要送到城关民办学校去。
于是她想尽办法提高成绩,例如给学生单独辅导,练难题,手把手教学生做难题,严格要求背公式定理等等,都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她发现作业和试题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孩子们学起来有劲。一年后,她做到了讲明白基础,把作业分级,每个孩子平时成绩都能超过85分。
由于她的“大方”,让孩子们获得了高分,他们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家长们也跟着高兴,四处宣传。六年级时,她那个班已近50人,新增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附近别的村小,也有城关小学的。小升初考试,她的学生成绩达到了当地最好小学中等班级水平。两三年后,这个成绩还在提高,因为功劳巨大,老板主动给了她分红。
再说说孩子的学习。他在某教学集团负责的普通中学里,这两天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语文数学用了海淀的题,我偷偷算了全班语文平均分是67.5分。有些平时被“给予厚望”的学生,语文老师已责令写800字的自我批评了。傍晚刚知道,英语全班最高分77分,老师考前就说了,他们的水平相当于海淀四年级学生。目前,班级群的氛围颇有些压抑,尤其是已经知道两三科没有及格的家长。
一个月之前,我去某书店给孩子挑辅导书。该书店是学校指定书店之一,加上又是老牌子,消息灵通。于是我打听期中考试情况,得知附近2所生源质量最高的学校考题难,该校简单且低于同步练习,我心想这样挺好的。上周考试前,为了宽慰孩子,我分析说学校排位普通,生源质量普通,加上这是上初中的第一次考试。学校为了面子,为了不打击大家,估计考题都很基础,不会太难。
结果特别打脸,孩子也没生我气。因为我一直给孩子灌输“抓基础、养习惯”的理念,这次期中逆势而上。孩子挺兴奋,我趁热打铁说,不用管那些没有得到的分数,等你把初一初二的基础都弄好了,再有计划的练难题,它们会在初三时等着你,都会成为你的菜。
以前我写回忆那两三位班主任,第一位就是总出难题的,他甚至被校长这样说:那些考分,又不用你花一分钱,就是送给学生的,你为啥不送呢?
业内某大咖说,某教学集团全国那么多分校,就2所还过得去,其余的都不出成绩。从今天的故事里,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了——送给全班甚至全校平均分85分,或许就是送给孩子一个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