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辞》是怎样诞生的?
答:楚国是南蛮,巫风盛行,求神问卜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怎么和鬼神交流,怎么在和鬼神交流的过程中调动集体情绪,这很考验巫师的语言技巧。正是从这样的鬼神文化里,诞生了瑰丽的《楚辞》。
二、为何“风骚”变成了贬义词?
答: 1、“风”代称《诗经》,“骚”代称《楚辞》,合称“风骚”。
2、《离骚》因为太出色了,以至于“骚”这个字不仅可以代指全部楚辞,甚至可以作为诗的代称。“
3、因为《离骚》本身确实有点“骚气”:主人公不但特别爱打扮,还会特别标榜自己的打扮,还埋怨那些看不惯自己的人不懂时尚前沿,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大胆地追求爱情。
4、如果只看字面,只看那些关于美人香草的漂亮辞藻,真会觉得这首长诗太“风骚”了。
三、为什么《楚辞》中一切人际关系都可以化约为恋爱关系?
答:1、这就是《楚辞》独具特色的“美人香草”的手法。恋爱、忠君都可以用美人香草来写。
2、因为一切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归根结蒂都是一个问题:情感的付出没得到对等的情感回报。
3、谁都做不到“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即便是父母对子女,总不可能对卖身葬父的孩子和打爹骂娘的孩子一视同仁。如果有谁真做到了一视同仁,那些卖身葬父的子女就该不平衡了,可以借美人香草的手法来表达幽怨了。
四、巫师和神产生暧昧关系,不符合中原文化传统呢
答:1、中原文化的“礼”讲究“克制”,而楚国是独立于华夏文明之外的一个文明体系。
2、巫师和神产生一种类似恋爱的关系,是将刻在基因中的原始“性冲动”密码转移到宗教崇拜里去,借祭祀进行狂欢。
五、欣赏完《招魂》,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答:1、最后的一摔。
2、因为前边捧得格外高,所以最后这一摔才显得格外疼。
3、这个技巧后来被唐诗继承了,卢照邻就写过一首排律《长安古意》,前边连篇累牍来描写大都会的奢华众生相,在你读得铿锵顿挫、心醉神迷的时候,最后四句突然逆转,完全是对《招魂》结构的翻版。
六、请用《楚辞》中的一句话概括“高自尊人格”
答:“祭不越望”。
(《论语》里“君子固穷”亦同理。换用今天的大白话就是:有明确底线。)
七、从姓名可以看出出生吗?
答:1、某种程度上,可以。
2、取名“猫蛋”、“狗蛋”,基本可以断定祖上三代没有识文断字的。
3、这些名字有内涵:南怀瑾、周瑜字公瑾,均来自成语“怀瑾握瑜”;赵云字子龙,搭配出自《周易》里边的“云从龙,风从虎”;屈原,名平,字原,“平”和“原”也有涵义上的关联。《尔雅》有一句是“大野曰平,广平曰原”。这就是说,旷野称为平,很大的旷野称为原。许广平的名字应该就是从这句话里来的。
4、这些名字可以判定出生年代:“建国、解放、胜利、建军”、和平…”, 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常青、武、军、松、星、宇、红、阳、东、忠、…”,出生于1960、1970年代。
5、他们的父母很强悍:王者荣耀、是朕、黄埔军校……
八、端午、粽子和龙舟原本和屈原的关系
答:1、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2、话说屈原投江之后,老百姓生怕他的遗体被鱼虾吃掉,于是包粽子扔进江里。扔粽子需要划船,于是发展出了龙舟竞渡的民俗。这些事情是大家都熟悉的,每年端午节放假我们还要感谢屈原一下。
3、但是,这些故事都不靠谱,都是民间的附会,屈原和端午原本没有任何关系。
4、江绍原有一篇《端午竞渡本意考》,说端午竞渡的来历在文献里有很多不同的记载,吴人认为源于伍子胥(xū),楚人认为源于屈原,越人还认为源于勾践,都拿自己地方上的名人说事。
5、认真考证一下,竞渡风俗和以上三位名人都没什么关系,而是为了穰(ráng)灾。江先生的重要依据是《武陵竞渡略》,书中说道:划船直奔下游,烧祭品,把酒倒进江里搞仪式,诅咒一切灾害、瘟疫、妖孽,煞是热闹。竞渡完后,人和船还是要回来的,可回程的景象却和竞渡恰成对照:也不张旗,也不打鼓,偷偷把船划回来,拖上高岸,还要拿东西盖住。今年的事就算完了,再搞就要等来年了。如果有人生病,还会用纸做成龙舟的样子,拿到水边烧了。
6、今天,各种端午节龙舟大赛等内容,与《九歌》中的祭祀一样,本质上是一种释放人性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