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宇轩(一个土木出身的写作者)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人们对小概率事件的一种有趣想法。同样是小概率事件,我们总希望中彩票大奖的那个是自己,而面对别人毫无征兆的变故时,又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这种“侥幸”心理是如此的普遍和“不动声色”,以至于我们还没来得及发现,就集体“躺枪”了。
1 模糊的过去和未知的未来
莫非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在工地上工作过6年多。这6年手工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经历,让我对莫非定律和黑天鹅事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多少次,不管之前安排得有多么妥当,看上去有多么得万无一失,事情进行中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发生。一天接打二三十个电话算是正常,以至于后来手机一响神经就紧张,甚至没响的时候也会有幻听(手机响了)的现象发生。也无数次尝试过总结改进,但似乎当时的记忆总有遗漏,或者思考不够全面,只是将未来意外发生的概率降低而非消除而已。
过去是模糊的,因为同一件事不同人不同角度回忆起来是不一样的,或盲人摸象,或仁智各见。于是,历史就成了胡适口中“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未来,即使是最优秀的气象学家、经济学家等精英们也没办法一直做出准确的预测,所以,当“章鱼保罗”、当“乌贼刘”出现的时候,它、她火了,人们笑了。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然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或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9.11事件的发生、马航MH370、武汉暴雨围城,都证实了这一点。
2 什么鬼,怎么破
“莫非定律什么鬼,黑天鹅事件什么鬼,怎么破?Help!”
关于毫无征兆的变故,可谓是种类繁多,防不胜防。《战争论》里有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在破敌之前先让我们先知己知彼下。其实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无非是人出问题,或者钱出问题。
① 人的问题
健康管理:顺应四时变化,合理作息起居,科学规律饮食,坚持适当锻炼。有人说,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没办法这样啊。好吧,我承认有相当多工作都是蛮辛苦的,但适当的做些准备,做些补救还是做得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好处都会切实落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反之,三十年前你欺负身体,三十年后身体欺负你。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
意外管理:出门在外,多小心一点总没坏处。比如走路看路;比如去陌生公共场所,先了解它的应急通道;比如车辆驾驶时遇路口或转向掉头处,密切观察周围车辆动态,注意车速车距的控制等。总之,尽量按照“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套路上整。
② 钱的问题
财务管理:谈起这个,人们总觉得这是公司或者富豪排行榜上的人才会用到的。但实际上不是,我们的资产规模虽小,但一样面临损失的可能,所以这项功课必不可少。老生常谈会讲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再进一步会讲到盘点总资产、总负债、每月收入及支出情况;固存;合理使用信用卡;合理使用信用卡;合理投资这些。但我想强调的是特别注意现金流的安排和风险管理的控制。因为未来由每一个今天决定。
上述做法,都是目前大家都有所了解的常规做法,这里只是做一些小提醒。按这些去操作,会有一定效果,但因为一些客观事实(空气、水、食品、日化用品的安全性,车多人多想法多等)及莫非定律和黑天鹅事件的客观规律存在,所以也不能保证杜绝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3 破解之路摊上事儿了
破解之路并非一天两天,是需要你每天坚持做才可能有降低风险的未来。但在你破解的路上“摊上事儿了”怎么办,坚持破解之路却反被破怎么办。
记得那年小沈阳第一次上春晚,节目里有两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了”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前者说的是意外,后者说的是疾病和养老。
针对未来的三大风险“意外、疾病和养老”,除了上面提到的人身和钱的管理外,这盘棋还可以这么下——选择一种将小概率打包的工具,将风险分散出去,将损失分担出去。
“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其实这种分散风险、分担损失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就有非常成熟的运用,这就是各朝的仓储制度。每年国家都会收缴部分粮食等物资,以备灾年或者战时需要。到了近代,它更是有更成熟的运用。汽车为防车身受损尾后会有“保险杠”,枪械为防走火会设置保险装置,电路为保护元件会有保险丝。现代,这种概念的运用不再是某工具的附属品,而是被单独开发成一种独立工具。这种工具叫保险。
这是一份保障,科学地抵御风险,通过财务上的事先安排将未来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以小博大,危难时送上人间温情雪中送炭,安康时履行合同义务锦上添花。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计划没有变化快”。实际工作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种想法背后也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比如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反经典物理决定论的波尔“量子物理论”等。
所以当“不可测”理论已经成为科学理论的时候,如果您还在抱着侥幸的心理,既不管控自己的身体,也不管理自己的钱袋的话,就实在太不理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