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怪头怪脑的,我又忘啦”,居家的日子,80岁的母亲十分懊恼

“哎,这字儿怪头怪脑的,妈妈又忘了,贵莲过来帮我看哈……”

居家的日子,简子一边听音频,一边随意玩儿剪刀剪窗花。当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陪伴妈妈。

父亲去世近两年,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和孩子们都不在家,打工的很难回来,做生意的也忙得没空,只有我和妈妈相依为命。

80岁的妈妈靠在藤椅上,像极了求知欲旺盛的小姑娘,煞有介事端着老版竖行《百家姓》,右手食指滑动,嘴里念念有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妈妈眼神儿不太好,头几篇连蒙带猜朗读出声,后几篇就有些字读不出来。

认得时顺溜溜念出来很是开心,不认得的卡住了就抿嘴蹙眉,眼睛眉毛皱成一团,极为苦恼。

我给她讲了正确念法,她反复阅读,点点头连声“哦哦”表示记住了。

可是过一会儿再读一遍时,她还是记不住那些字,显得十分懊恼。

比如“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她喜欢念成“闻辛党耀,谭贝劳降”。功夫不负有心人,反复念了十多二十遍,终于记住了,妈妈却自嘲:“都几十年没读了,脑壳老笨了。”老妈认真的样子令我哭笑不得。

“妈妈,至于不嘛,你又不考试!”

“嘿嘿,我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都还给邱老师了。趁这几天不准打麻将,我多读几遍。”

妈妈认不完那些字,很不甘心:“原来我是认得完的,还背得,只是老师没教我写,我写不起。那阵不让姑娘家读书……”

妈妈凝视窗外,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时刚刚解放,妈妈也才七八岁。

因为解放前的兵荒马乱土匪横行,老家的童蒙教育无以为继。

解放后,村民安居乐业。虽然大多贫困,但培养继承人也不容忽视,可不能让下一辈当睁眼瞎。

简子的外公徐安才(号海云居士)和他的三位好友李占庭、李清扬、李瀚民商议,请个先生来给自家儿子们开蒙,教学地点就在当时的新店子吊脚楼。

刚好每家都有两位适龄公子,四家人合伙请来当时离学校十里远的邱师承先生(家住龙台酥麻土)。邱先生很少回家,吃住都在这四户人家,每家以一个月为期轮流供养。

妈妈家在离校差不多三里地的青龙屋基。李占庭家住新厂,离新店子三四百米。李清扬家住下石桥,去新店子不到两公里。李瀚民家就在新店子,他家底厚,儿子多,是个强悍的领头人。

我妈是长女,几岁就帮着家里做饭、养猪、刮筷子。大舅二舅都能去念书,两个小姨还小,那时候的姑娘家想读书自然是不可能的。

轮到先生到我妈妈家吃住时,妈妈干完活计,时不时眼巴巴的看着大舅二舅读书写字,羡慕极了。

当时外婆是村里的妇女干部,她央求邱先生教妈妈识几个字,妈妈开心得不行,就着昏暗的桐油灯,念起了《三字经》和《百家姓》。

当然,每次念书时间有限,也只教认一两句,还是不定期的。因为白天妈妈没空,晚上桐油照明也挺贵的。

就这样,先生隔几个月过来吃住,就来教一点。一两年下来,妈妈也能背诵这两本薄薄的启蒙书了。

大舅二舅不是很用功,他们读书时候,妈妈也能听一些,可是不会写。笔墨纸砚来之不易,妈妈自然不敢奢求。

后来邱先生另谋高就,换了许崇逊先生。

许先生不喜欢轮流去东家吃住,长住学校,妈妈就再没机会了。外婆说,读得那两本书,农村的姑娘家已经够用了。

我问妈妈,你干嘛不让大舅二舅教教你?妈妈顿了顿,却没回答我。

当时,新店子的“学校”仍然是旧私塾的教学内容。除了他们四家主家的八个孩子,另有十几个“赶学”的学生。多的时候一共二十来人,不过一直不稳定,有的人只念几个月,能认能写常用字,读本《千字文》,还能打个算盘就行了。

“赶学”的学生交的学费,算是先生的额外收入,主家是不会干涉的。

现在硕果仅存的当年学生,年龄最小的都已年近八旬了。

简子采访了仅有的三位,都是跟我家沾亲带故的亲戚:李凡彦(李占庭次子),李凡怀(李清扬次子),李元强(李瀚民长子),他们说那时只有几岁,不太记得当年念了些什么,隐约记得好几本必读启蒙书。

大约在1952至1953年,村里实行土地改革,办起了新式学校,地址仍然在新店子吊脚楼。新式学校换了全新的课本,四家联办的私塾宣告结束。

妈妈很感谢那段时光,一本《三字经》,一本《百家姓》,让她受用终身。

这不,居家的日子,除了做核酸能出个门,哪都不能去。妈妈重新拿起两本书,也算重温美好时光。

今日阳光明媚,清风徐徐。这暖冬天气,妈妈拿书念书的样子,特别温馨。这岁月静好的模样,让简子心里暖暖的,感动莫名。

但愿早日丢掉口罩,简子陪妈妈到处走一走,逛一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大舅叫赵干青,是位当了三十几年支书的老干部,今年己经八十八岁的他,耳不聋眼不花,红光满脸精神矍铄,虽然这么大的...
    夏所珍创作室阅读 582评论 3 2
  • #妈妈教“爨”姓儿子写名字时崩溃#只是知道有百家姓,也知道“王,李,张……”等姓是“大”姓,全中国人数最多。今天一...
    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阅读 258评论 3 3
  • “烟儿烟儿弯弯,弯到河那边,河那边有对鹅,笑死家婆,家婆捡个蛋,打到碗头牵丝线,打到锅头团团转…… ...
    昱君文化心理阅读 2,163评论 16 30
  • 第十六章85年 李坚强和高一班主任了解了女儿功课的短处,咨询了几个补习老师的信息,满意的走了,他决定春节前给班主任...
    海水蓝阅读 216评论 3 0
  • 儿女的痛苦是父母永远的痛苦,父母的痛苦却只是儿女心中一闪而过的烦恼。 ——题记 今天往家打电话,母亲跟父亲又吵架了...
    东南西北_aa10阅读 5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