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非暴力沟通不是条件反射性地把想法说出来,而是要链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故事】
最近和女儿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执,说了彼此相害的话语,甚是懊恼。
争吵的原因是她刷了一晚上平板,我催了她好几次去洗澡,一动不动。第三次催她时,我立刻怒了直接把她的平板没收,她瞬间被我蛮横无理的举动点燃。争吵到最后,我说我不想管你了,她说我不要你管,你不配做我妈妈。
我气愤,难过,伤心,委屈……当然更多是自责为什么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当女儿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去洗澡睡觉,她便不是我眼中的好孩子。她不停地刷平板,她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网瘾少女,她的前途一片黑暗。
刷平板—网瘾少女—无前途,天呐,原来这是我内心深处的声音。然而,这个声音背后又是什么的需求呢?那无疑是我希望她未来可以有自己美好的生活,有自己自由的选择,是我对她满满的爱。
当我满腔热血的爱没有得到回应时,便产生了激烈的负面情绪。
觉察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动机和错误的沟通方式之后,我决定尝试用非暴力沟通模型“观察-感受-需求-请求”,我对她说:
“我看到了有4只鞋子,两个空水瓶在上客厅中间,我有些生气,我比较喜欢整齐有序,请帮忙整理一下。”
“我看到已经10点了,我有些着急,充足的睡眠对身体有帮助,咱们尽快去洗澡睡觉吧。”
“我看到时间过去了一半,我有些担心你的作业完成不了,请10分钟之后开始做作业。”
“我看到煮草莓酱的锅没有洗,我有些心烦,我希望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请抽时间清洗一下。”
而以往的沟通是这样,命令式的:
这么客厅这么乱,赶紧整理。
怎么还不去洗澡,赶紧洗澡。
怎么这么拖拉,立刻做作业。
煮了东西不洗,快去洗洗。
短短的几句话,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女儿一改以往的反抗举动,礼貌回应并开始行动。我想这便是沟通的艺术吧。
【感悟】
这是一个懂比爱更重要的年代,我爱自己的孩子,更要懂得如何去表达爱。只有正确表达爱,才能让孩子觉得你真正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