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几件小事,让我对养育孩子的方式有了些思考,也在想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我和孩子爸爸去给手机贴膜,和销售人员在谈贴什么膜。孩子在一旁看到了喜欢的独角兽,然后表现出很想要的状态,又一直想插话进来。我说了一句:爸爸妈妈现在有事,你先等一会。等我们贴好膜,孩子就是哭闹着说要买,我抱走说不买,她继续大哭起来。路上,我一直说,爸爸妈妈说不买,你可以尝试找理由说服我们;或者你可以用自己零花钱来买,想买什么自己决定。强调了几遍,孩子后来冷静下说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我想,我在和销售人员对谈时,孩子想插嘴,我早点蹲下来和她说先等一等,让她感受到自己有被关注到可能感受会好些。女儿外出遇到想要的东西想买时,我的原则要更明确些,爸爸妈妈可以决定要不要花钱给你买,你自己的压岁钱也可以自由支配。女儿有时候的表现的状态是,我们一说不行不可以,她就开始哭,不太敢去争取争辩。我在反思是不是我太强势了,我要弱下来彼此多些可以商量的空间。
在外面吃面的时候,给她打的面没有吃完,说自己不是很饿。我也有强调过,吃不完可以早点和我说,我可以少盛一些。但好几次还是这样,没吃完的就这样浪费了。出来的时候,着急说要上车回家,我和爸爸要去干洗店取衣服,她说不要去,最后是我说抱她1分钟她才跟着我们走。后来,下起雨,爸爸先跑回车上,我抱着女儿去前面干洗店等。我和女儿说,爸爸为了让我们少淋点雨跑去开车,妈妈也是为了让你少淋点雨抱你去,她似懂非懂得点头。
很多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外出的时候,孩子经常是要我们抱着,就像今天爬山,我和爸爸轮流抱着背着上山,前面很长一段,她几乎一步都不要走。路上,有很积极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走上去的,孩子奶奶就对女儿说:你看那个小哥哥都自己走。对这样的话我就不去接下去了,我能明白孩子奶奶也是想鼓励孩子自己走,我也明白每个孩子节奏不一样,我不能又想着她有主见,又想她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的确,那个点她也明确说自己想要睡觉,是我们坚持要去爬山,爬的过程中,她就是想睡又怕错过什么好玩的状态。也是呢,小孩子有自己的节奏,父母也有自己的节奏,两者只能相互调和。
父母对子女们往往是无条件的关爱和分享,大多数的子女会怎么做呢?从女儿这,我有体会到她的分享和爱,但也能感受她很自我,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的时候。我在想,作为女儿的我,我和父母又是怎样的呢?我能感受我的父母也是爱着我们,极力为我们创造好的物质条件,会为我们做牺牲。但不否认,我们也一直很想逃离父母,她们的牺牲在我们看来也不是那么需要的。所以,在孩子面前,我清楚认识到我不要做“牺牲型”父母。我要表明我的立场,也会多听听她的想法。
我和我的父母关系,我觉得是有点走远了,有空会去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但是太多的时候是想远离他们的。每次一见面,尤其我妈,会为我准备各种东西,把你当小孩。我是又幸福(还有父母疼)又觉得可悲(父母的世界很小,小的只有我们)。别人说,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会怎么对待你。这句话我要更辩证得去听。小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有参考行为,孩子会模仿和学习;等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的时候,他会有自己判断对和错的意识。我应该更相信孩子,相信他会有正确的判断。
我想我能做的是,尽量做好自己的各个角色,把最大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对父母,多理解他们少些要求;对子女,不要做太多牺牲,少些关注。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让每个人都为自己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