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阶段里“桓族”的情况。庄公三十二年(前662)被季友以庄公之命毒杀的叔牙之后现在如何呢?
......成季......使鍼季鸩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也就是说,季友承诺叔氏“有后于鲁国”,并且立叔牙之嫡子公孙兹为叔孙氏,另有其次子成为叔仲氏。不过叔孙氏成为卿在什么时候呢?
......冬,叔孙戴伯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 (左传.僖公四年)
也即公孙兹(叔孙戴伯)最迟至僖公四年(前656)就已经为卿并且拥有了“军行”。但是这一年公孙兹多少岁呢?
......夏,公孙兹如牟,娶焉...... (左传.僖公五年)
按照卿大夫娶妻的规则,应当在十七岁这年娶妻。这样来看,公孙兹应当出生在鲁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在成人行“冠礼”的十六岁那年就成为了卿并拥有了军行(前656),并且在之后一年十七岁时(前655)结婚。而在十六岁之前由于尚未成年应该仅仅是叔孙氏的家主而已。
再看被迫自杀的仲庆父之子公孙敖的情况,其出道为卿最早的记录(前645)就晚很多了:
......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寻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 (左传.僖公十五年)
由于公子庆父和鲁庄公年纪相仿,而长于叔牙、季友,因此公孙敖的年纪当不小于公孙兹。不过考虑到其父仲庆父两度弑君(前662、前660)的黑历史,因此公孙敖成为卿远晚于叔孙氏,当在其拥有“军行”帅师参与救徐之前若干年,但是具体时间不详。
如果仅仅依靠现有的信息,我们用列表来简单归纳一下鲁僖公在位初期的诸卿排序情况:
概括来说,首先季友和臧文仲的身份比较确定,始终分别担任司徒和司马,而大宗伯我们沿用之前的假设,即僖、文期间都使用夏父弗忌。
而公孙兹出任卿并拥有前四位才有的“军行”当在其行“冠礼”这一年,即僖公四年;为了简化我们也假定同一年起与其年龄仿佛(甚至可能远远年长于公孙兹)的公孙敖排名其后成为大行人。
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公孙兹成年的这一年(前656)之前,至少有三位鲁卿的姓名在《经》、《传》中失去了记载。第一位在僖公元年担任大司空,并至迟于僖公四年初去世,此导致公孙兹得以以弱冠之年进入诸卿序列。第二位在僖公元年左右担任大司寇,在僖公四年这年随着当时的大司空去世而登位接任,而将司寇之职留给了公孙兹。第三位在公孙敖之前担任大行人,其去世时间不详,也即如果他活得更长一点,那么公孙敖成为大行人的时间就比我们估计的更晚。
后文中我们将对这些缺失的信息进行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