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通过前文的一系列分析,基本上厘清了鲁文公(前626-前609在位)、鲁宣公(前608-前591在位)时期的六卿排位的变化。整理为列表如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前622年季孙行父成年后担任大行人之前的时间里面,目前并没有明确资料证明展喜确实担任过此职,不过《左传》和《国语》分别记载了展喜在前634年以行人身份劝说齐孝公撤兵的事迹: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齐孝公来伐鲁……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许为平而还……(鲁语.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
因此我们将此期间的大行人一职暂定为展喜。
通过这个列表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规律?如果按照公族出现的排序来看:
第一、孝族,包括臧氏和展氏等。但是由于其内部的不团结,没有行成合力,即所谓“臧文仲三不仁”之“下展禽”。由于不为人知的历史矛盾,臧孙长期压抑贤人展禽(柳下惠),使得终其一生仅做到中层大夫一级的士师。臧孙辰虽然长期执政且获得高寿,但是由于其去世后展氏没能够迅速跟上,登位至高级卿位,导致执政权先后落入庄、桓等族手中。虽然臧孙辰之后先后出现臧宣叔、臧武仲等贤能之人,但是由于失去先机,导致只能在季氏身后亦步亦趋,并最终由于触怒季氏而在襄公、昭公时代两度发生臧孙流亡的事件而导致衰落。
第二、桓族,包括季氏、孟氏、叔孙氏、叔仲氏。早年间公子季友等的努力并没直接转化为世袭的优势,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季孙行父是列表中时期(前626-前589)所有公族中唯一一位从最低的大行人一步一步登升至大司徒的卿。其他的诸如叔孙庄叔因病止步于司马,叔孙侨如由于急于夺权而被迫出走齐国,叔仲彭生由于于东门氏冲突而被杀,孟氏由于公孙敖的私奔事件而常年遭到压制等。
从事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最终季氏确实在诸多公族中胜出成为鲁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不能不说与季孙行父在我们探讨的这个时代的稳步发展有关。鲁文公到鲁宣公的统治年代,是其长期内政、外交政策最终成型的时代,季文子不断通过有原则的妥协,保全了自身的生存,并且由于长期的隐忍,经历了诸卿中所有的职位,成为了内政、外交、军事、司法等方面的全才,使得其家族在与其他公族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季氏在发展中还不断团结桓族其他家族,尽可能地扩大了自己的优势。试想如果季孙行父中途因病早逝,鲁国的政权很可能会最终由其他后起家族主导。
第三、庄族,主要就是东门氏。东门氏的优点和缺点几乎是同一件事,就是其起点始终过高,公子遂和公孙归父父子的主要政治生涯几乎都是直接从大司马做起(当然并不排除其早年曾经短暂担任过中层大夫,譬如公孙归父曾经担任其父的副职少司马和少司徒,公子遂可能短暂担任过大行人以及司空),公子遂甚至长期担任首辅(前616-前601),导致东门氏的发展始终根基不足。东门氏几乎从来没有扶植过其他庄族,且性格比较强势,与其他各家族积怨甚深。就外部因素而言,最终导致东门氏衰落其实在于其始终与鲁国的邦际政策深度绑定,于是在其政治理念得以贯彻的时候就顺风顺水,一旦外部局势变化则满盘皆输。
第四、文族,主要指子叔氏。由于出姜所生之太子恶及母弟视被公子遂所杀,导致敬嬴所生之公子俀和母弟叔肸成为了嫡子。公弟叔肸的后人所建立的子叔氏是鲁国公族之中的后起之秀,其后来长期成为鲁国得外交、军事领域内的专才,可惜兴起时间太晚,且历代家主多英年早逝,只能作为三桓的附庸存在,没能够改变鲁国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