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僖公十六年(前644),周内史叔兴聘于宋时,曾对答宋襄公关于一些偶然异相的询问,并泄露了一些可怕的天机:
......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左传.僖公十六年)
其中提到当年鲁国将有不少重要人物死去,转年齐桓公将去世并引发齐国内乱云云。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上述事件肯定跟陨星和大风没什么关系。不过鲁国可能确实发生了一起流行病,导致不少人染病去世,内史叔兴了解到这个背景后才作出了预测。果然不久后: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春秋.僖公十六年)
在这一年发生“大丧”之前,鲁国诸卿排序情况为“三桓”居其三,分别为司徒季友,司空叔孙戴伯和司寇孟穆伯;“孝族”中的臧氏居其一为大司马;而“庄族”的公子遂此时可能刚刚作为行人位列诸卿之末。如前文分析,在季成子和叔孙戴伯先后去世之后,鲁僖公迅速安排其两个兄弟公子遂和公子买登位,希望以此推动“庄族”取代“桓族”的影响掌握朝政,即:
具体来说,公子季友三月份去世的时候,至少自从庄公二十八年(前666)之前就已经担任卿的臧孙辰终于登为大司徒,并在此位置上一直执政到鲁文公十年(前617);公孙兹也随着登一位成为司马,而空出来的司空则暂时属于了公子遂;不过公孙兹很快于七月份也去世了,于是公子遂得以登位为大司马,而同为“庄族”的公子买也越过公孙敖成为司空。由于“孝族”的臧氏掌权,因此可能在此阶段安排同族的展喜接替公子遂出任行人,当然由于臧孙对柳下惠出于不明原因一贯的看不上,这位有名的贤人失去了进入六卿序列的机会而只好继续做士师。
一年之内,公子遂与公子买连续两度的越级登升,可能导致了公孙敖的极大不满,因其至迟在上一年(前645)就已经拥有“军行”并独立带兵出征:
......孟穆伯即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不过鲁僖公以“庄族”代“桓族”的意图非常明确、坚决,同时季友去世后其子仲无佚不显名于《经》、《传》,而公孙兹之子叔孙得臣幼弱,因此公孙敖暂时无援于鲁国,只得默默承受。此大概为二十四年后公孙敖无礼强夺为公子遂所聘之莒己一案埋下了伏笔。
前644年的这次变故可能是“庄族”彻底排挤掉“桓族”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至少在鲁僖公、公子遂、公子买兄弟三人看来前景是“天高路远”、“来日方长”。不过失败的伏笔已经埋下,即我们在之前分析过的:
首先,获得执政权的“孝族”臧氏并不真心希望“庄族”的完全成功,因此出于平衡“桓”、“庄”之间的势力,又重新先后扶持了“桓族”中的叔孙氏、季氏和叔仲氏,将“庄族”的东门氏势力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中。
其次,臧文仲本身的长寿和中庸也限制了东门氏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而臧氏对于扶持其他“孝族”譬如展氏、郈氏等也没有下太多功夫。
最后,就是“庄族”和“僖族”自身在“嫡”、“庶”之分上面的结构性分歧,导致东门氏没有抓紧时间扶持其他庶出的同族子弟,最终坐看“桓族”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