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原诗注释:
摽(biào):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树,果实就是梅子。
七:七成。
庶:众,多。
士:指年轻的未婚男子。
迨(dài):及时。吉:吉日。
今:今日,现在。
顷筐:浅筐。
墍 (jì):拾取。
谓:以言相告。
译文:
纷纷落地的梅子,树上只剩下七成了。
喜欢我的小伙子,赶快抓紧这大好时光。
纷纷落地的梅子,树上只剩下三成了。
喜欢我的小伙子,今天抓紧这良辰时光。
纷纷落地的梅子,掉到地上用竹筐来拾取。
喜欢我的小伙子,赶快向我表白。
赏析:
从诗篇的排章布局来看,这首诗的风格与《召南》第三首《草虫》是极其相似的,都在每章的最后一句中直抒胸臆。全诗都是三章。复沓重唱是《诗经》基本结构。但从诗意的表达看,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渐进。《草虫》首章末句“我心则降”、次章末句“我心则说”、末章末句“我心则夷”,三次的咏诵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虽异而情相类的重章之易辞申意。“反观《摽有梅》,其三章的复沓重唱,诗意上是循序渐进的。三章重唱,却一层比一层递进,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过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敦促的焦急之情;末章的“迨其谓之”,可说是迫不及待的感情了。三次重唱的递进之下,闻声如见人。将女子的迫切之情表达地既贴近心理又贴近现实。
珍惜青春的短暂,渴望甜蜜的爱情,历来都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以说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题材、每一个主题都能在诗经中找到影子,《诗经》的创作手法是中国诗歌的先河之作,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就像《摽有梅》这首诗,是女子春思求爱诗的最早雏形,它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以梅子的成熟到落地比喻人的青春短暂,由此而象征的喻示追求恋爱要恰在当下,不要轻易错过。《摽有梅》以其质朴的语言,大胆而又热烈的口吻,首次将春思求爱的感情直抒胸臆的表达了出来,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诗情,真实中蕴含着永恒的诗意。就是在现代社会里,遇到了所爱的人,及时地大胆而热烈地去追求,正所谓“韶华易逝,莫负流年”,如果一旦错过,就会有太多的遗憾。这种古往今来的情愫总是一样的,既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由于这首诗的影响以及象征意义,所以古人把女人的25岁称作“摽梅之年”,比喻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指女子到了适婚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