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王亚辉,王坦爸爸、华与华资深策略师(最近就职)
✅文字校对:王坦妈妈 ✅文章字数:800-1500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战略不是现在思考未来做什么,而是思考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这是在华杉老师在混沌研习社,企业的顶层设计中讲到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对的,是战略最好的路径解读,但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难了。我尚不是企业主,但是在生活中几件小事,我却恰恰觉得这就是对战略的最好解读。
第一,一个存茶的故事。一年存一筐茶,十年之后,十年生普年年喝。
一次偶尔的机会,一个卖茶的朋友,为我寻到一筐十年的七子饼。我一喝觉得非常好,口感醇厚,入口回甘,就连喝不惯生普的妻子也爱上这十年的普洱,但是7个饼,不够喝呀,马上就喝完了呀。
从那之后,我就给朋友说,给我收些十年的生普,一两个月过去了,鸟无音讯,三四个月过去了,依旧如此。
逼的紧了,朋友便埋怨起我来,你这家伙,只管喝茶,不管茶怎么来,我可不是万能的哈,十年的生普,可遇不可求,你当遍地都是吗?你可知什么是存茶?存新茶,慢慢让其氧化变熟,不就有十年的生普了么?
对呀,我恍然大悟,当即我就说,一年我存上一筐,十年之后,年年喝十年的生普。
朋友乐道:你老人家,终于开窍了,不用那么久,我这给你找到了,3年的生普,这么来你7年就够了。
我打印了封条,写到八角亭2015年生普,存于2018年,启封于2025年。
第二故事,老教师40年如一日,等银杏结果。
“等我一百岁,就能吃到他的果。”小的时候,邻居是个老教师,我是他们家的熟客,老先生家中遍布奇花异草,珍贵数目。但在庭院正中中了一颗很奇怪的树。
我曾手指这银杏树说,爷爷这个是什么树,为什么不结果呀?
这个是银杏树,40年才能结果,我60那年种的,今年我80岁了,还有20年就能吃到银杏果子了。
20年,20年是多久?对于我来说,我没有概念。40年我更没有概念。
邻居自己和老板一起住在一个单独的院子,而且儿子一个在外地定居,一个在村那头,反正我从小观察,老人家一直自己和老伴生活着,儿子也就逢年过节来一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的孙女在他们家中寄养,不过也就是2-3年的事,就被自己的儿子接走了。
60岁种树,100岁结果,不管能不能等到,对于老人,也许等着银杏树开花结果,比等儿女到家里来,要靠谱一点,最起码银杏树,每天都能看到,也许这就是老人家的寄托罢了。
银杏树多少年结果,这不重要,但是对于老人,这是一个60岁对自己晚年未来的做的一件事,他做了,就有了盼头,就有了未来,前几年邻居老爷爷去世了,活了97岁,也算寿终正寝。
我再回到老家的时候,不见银杏树,问妈妈,妈妈说,他儿子卖了,卖了好几千块钱,看着那个树坑,我好一阵发呆。
第三,我早起的故事,坚持十年,形成惯性。
从大学的时候开始,规定自己每天7点之前起床,坚持了五年。
后来去华与华上班,有的同事问我,“你住那么远,每天得几点起床呀?”
我说:“每天6:30起床,到公司8:30左右,提前半个小时到。”
“那你怎么起的来”
我说,“可能习惯了。”
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曾国藩,当然我没有给自己也定一个日课十二条,我就给自己规定要早起,五年过去之后,至少我不会迟到,十年之后,那就形成肌肉记忆了。今年是7年了,我如果不守时,或者迟到,或者晚起,我内心会非常难受,相信到了十年,那时候的我,会懒惰吗?会不勤奋学习吗?我想不会。
最后一个故事,我同事,因华杉老师一句话,默默学英语4年。
我的同事,很自豪的告诉我,华杉老师说,未来华与华要开到海外去。
不管是否为真,他从4年前开始英语配音,日日不断。
我相信,十年之后,或许不到十年,华与华一旦拓展国外业务,他的英语必定用的上。
这个同事这件事做的很是明白。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感谢点赞、感谢收藏,感谢关注,感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