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这个感觉就是觉察潜意识发出来的信息,细细觉察一下,好像还真是!
之所以说感性表述为潜意识,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它处理信息速度极快,至少可达到1100万次/秒,能及其敏锐的感知到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
而意识也就是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从这来看潜意识是他的275,000倍,两者的能力有天壤之别。
可以形象的想象一下,比如两个人同时从北京去天津一个人是慢悠悠的散着步去的,另外一个人是坐着火箭去的,这个不可对比的速度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就被潜意识觉察到,但意识却仍一无所知。
从学习方面来说,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你快速地提升自己。
学习专家李小鹏曾经教他侄女学习秘诀三个字:“凭感觉”。就是那些一眼能看出答案的题不用理他,一眼看过去就头疼,不知道说什么的题也不用理他,只有那些大概有些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也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其实这个就是属于在学习的边缘地带拉伸区。
如图所示:在拉伸区内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容易产生心流。如果你在困难区就会总是感到痛苦和无趣,这样会容易放弃,而在舒适区打转,这虽然是你喜欢的但得不到提高。
感性的力量在学习上只是冰山一角,其实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面临重大人生问题时,比如选择伴侣,确定职业,寻找人生目标等等。
所以,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的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用心的去感受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是最有利。
因为理性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除内心的真正需求,只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所以说,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一些重大选择的时候。
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既然知道感知力这么厉害,那么如何去捕捉呢?以下做法不妨参考一下。
(1)“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4)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线索。
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然后借助梦境去提示他,幸运的是,凯库勒捕捉到了。
(5) 身体。《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4个月就往会其名其妙地大第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6)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