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分离课题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
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以为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
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要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也就是直面“人生课题”,多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或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了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背后存在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虽不同但平等”,有些男人骂家庭主妇不挣钱,忽略了经济地位和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的场所和任务不同。他们是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之类的事情,实际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的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评价的判定是一句他人的标准,不如多说纯粹的“谢谢”。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可以通过为共同体服务也就是为他人服务来主观体会到“我能够对他人作出贡献”,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对存在本身怀感恩之心 。
”那谁能做到呢““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