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真正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食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阿德勒心理学是拥有的心理学,使用的心理学。
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烦恼;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
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个体心理学,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如何获得幸福: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课题分离。
人可以改变(为不能改变苦恼,又期待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复杂,把世界看得复杂),人人能获得幸福。
现代社会宗教失去力量,对神信仰趋于形式化。没有任何可以信赖东西,人人充满不安与猜忌,大家都只为自己而活。
真正理解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谁都可以从中挖出点儿什么的‘共同采石场’”,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了。
试图把人从时间、金钱、人际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一、过去的束缚: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怎么对过去的看法;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觉得发生了什么。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经历,而是赋予经历的意义。
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上帝视角和人类视角,救妻子与救母亲。
重要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东西。
弗洛伊德中毒太深,沉醉于内心和过去的世界,精神分析的缺陷,原因论与结果论中和。
(1)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六岁前重复,变相决定论悲观,止步不前,虚无主义入口。否定人类自由意志,把人看做机器存在。
目的论与因果论,《降临》
(2)有时现在由未来决定,《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历史由成功者写,失败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事件序列分割,妻子抱怨丈夫回避,丈夫埋怨妻子唠叨批评。
(4)并没有准确原因,心理咨询随便找一个原因,说到来访者心里就可以,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原因,行动靠自己。心理咨询没用。
(5)相信的动机与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是真相信还是当挡箭牌,拖延时间管理工具,转移成另一件事。
认为不幸对于自己是一种善,主动选择,一直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如果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症状是为了达到“不出去”目的制造出来,为了达到行为制造情绪作为手段,自证预言,内心投射。
例:妻子觉得丈夫出轨,去找原因,人很多时候都是代入自己感情和态度。
不恋过去,不畏将来:机器人最优算法,alphago,博士数字,人情利益
二、人际关系的束缚: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际,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
(1)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可能不受伤。
症状背后的原因,治标治本,止痛药。
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变得讨厌自己,通过自我厌恶来逃避人际关系。
(2)自卑,竞争
对于身高感觉终究来自比较,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解释,主观可以用自己手选择。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价值问题最终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自卑情结原本表示一种复杂反常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自卑感人人都有,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契机,自卑情结指把自己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想法,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
权势张扬,真假自信,贬低别人表现自己很优秀的虚假优越感。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辩证统一,真自信假自信贬低别人,借助不幸显示特别,用不幸压住别人,暴露出自己自卑感当做武器,婴儿全能自恋。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健全自卑来自于理想自己比较。三种自信,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来源于与自己的比较,绝对自信,依靠大众价值观、裙带关系、特殊技能、角色扮演的自信。
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取得成功感受不到幸福,活在竞争之中。站在竞争角度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幸福。
人际关系的权利斗争,复仇。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受到争权挑衅绝对不可以上当。
《亲密关系:通向灵魂的桥梁》,四种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
易怒的人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借助发怒进行交流,怒气是为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陷入权力之争,辩论焦点从“主张正确性”变成“人际关系方式”。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不是通过与他人竞争完成。
关系:自己(自卑职业发展),他人(友情爱情),社会(三观),九型人格三副型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
心理方面目标:“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工作上人际关系门槛最低。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讨厌工作受到他人批评和指责,讨厌工作中受挫的自己。一切都是人际关系问题。
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不是道德方面谴责问题,勇气问题。
人寻求别人认可,很多情况下因为受赏罚教育影响。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辨别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比如(1)世上很多父母总说“为你着想”实际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和虚荣或支配欲,孩子觉察到这种欺骗行为才开始反抗。了解孩子干什么基础上加以守护,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妄加干涉,没有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无视本人意愿强迫“改变”,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反作用。人际边界
(2)选择自己认为最好导入,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去干涉别人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课题。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最终目标,而是入口。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别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把自己的线和他人的线乱糟糟地缠在一起看世界,这种状态叫“缠绕”而不是“联系”。
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出发点,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这是“难以实现的理想”,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社会学上所讲社会最小单位是“我和你”。
人际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交换式的,一种是共生式的。
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向上推的态度。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正向词用负面解释,live和evil。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3)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不是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只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
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对于社会心理学中“人与人的交往都是价值交换”这种表述方式非常反感,这样的表述方式正是会让人总是想着我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会让自己陷入痛苦,而且让自己变得自私。而带着人与人的交往是分享信息的观点,则会让人在交往的时候想着我学到了什么,这种是只关心自己课题的表现。助人者自助,在不影响自己事情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只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什么,增进关系而且让双方都快乐的。但弊端是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感觉有些奇怪,甚至像在辩论。
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逃避到更小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来,有时甚至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关注“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在的生活方式。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评价”这方面的特点。假如你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阿德勒心理提倡所有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自卑感本身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话传达自己真实喜悦,用“帮了大忙了”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共同体感觉、横向关系、对存在本身的感谢。应该由你开始,不去考虑他人时候合作。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来。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人际关系。
把对自己执着转换成对他人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肯定性的达观,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看清事物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我对他人有用-自我接纳
(4)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是他人的课题。付出感是破坏人际关系的杀手。幸福即贡献感,做自己喜欢的事,成功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
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认可,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目的都是引起他人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一切负面行为和情绪都有正向价值。苏格拉底的悖论“没有一个人想要作恶”,没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三、未来的束缚:目标远大,把现在贬低成实现未来工具,现在是唯一经历和拥有的。急着奔向未来,说明已经不喜欢现在,当下的意义。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间,不再需要故事。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计划式人生根本不可能。
“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现实性人生”而不是“潜在性人生”。
否定原因论同时否定关注过去,说明现实性生活方式又否定计划性,否定按照自己意思改变未来。
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感觉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如果把强烈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到达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如何度过这一刹那。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没必要令其过于深刻。站在现实角度,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起决定作用的是“此时此刻”。
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世界只能靠“我”改变。
你认为“想要在10年前了解”,那正是因为阿德勒思想影响了“现在的你”。谁也不知道10年前的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