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腊月,空气中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天才麻麻亮,外面婶子伯娘们就互相招呼着,“打年货唉~”,背着背笼挽着篮子之类喜气洋洋地往场上走去。
或买点春联、年画;或买点针头线脑、衣裳鞋袜;或买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也有买“大家伙”的:新家具新被面新电器之类;也有买敬先人的香烛纸炮、送客人的烟酒糖茶......像小松鼠搬家似的,每次都拿回来一点点,看着东西慢慢攒起来,就觉着生活的丰足。
除了赶场添置年货,大人们也会做各种好吃的,打糍粑、蒸年糕、炒炒米、杀年猪、炕腊肉、做血豆腐、灌香肠...湘西土家族人对过年有一种近乎虔诚的热情,整天忙忙碌碌,眼角眉梢都挂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娃娃们也大多放了寒假,就像掉进了蜜罐的小老鼠,开心到飞起,每天不是出门呼朋唤友放飞自我,就是和猫儿狗儿相伴蹲在火坑边,烤糍粑、烧番薯,日子过得像一匹顺溜丝滑的缎子,不知今夕是何年。
翻翻日历,年越来越近了,忽然想起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还剩老大一截,不得不忍痛拒绝邻家二毛哥的呼喊,或者岗上荷花姐的邀约,连温顺的狗狗张牙舞爪的猫咪也一齐失去了吸引力,搬着板凳规规矩矩写作业,着实让大人们刮目相看。
千呼万唤中,年来了。
湘西土家人兴过赶年,讲究在年三十前一天的半夜里起来,一家悄没声地吃“团年饭”。平时舍不得吃的好菜纷纷搬上饭桌,腊猪蹄、土鸡肥鸭、水塘里刚取来的鲜鱼、香肠...当然,还有最隆重的烧猪脑壳也被切成片片被郑重端上饭桌。
随着窗外渐渐透出亮光,团年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声入耳,在半空中砰然炸裂烟火璀璨。在孩子们的催促下,父亲开了门,于是大家一涌而出,男娃娃拿出珍藏了许久的“冲天炮”、“小蜜蜂”、、“齐天大圣”小心点燃,女娃娃则躲在门边好奇地看,且预备随时躲回屋内规避危险...
吃过“团年饭”,大家相约去给过世的祖先“送亮”。拜祭之后,许久不见的叔伯兄弟、表姐妹格外亲热,在大人们围坐在火坑边烤火讲古的时候,随便找个地方坐着分享自己的趣味故事,嘴巴讲干之后再一起看动画、玩游戏,享受这份难得的不会受到大人干涉的自由。
后面的聚餐一般安排在有奉养老人的亲戚家庭,人多的大家族,能坐好几桌。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首席笑看儿孙绕膝,笑的慈祥和蔼。
过了三十,就是正月初一啦!
这天,娃娃们难得的不用大人喊就自己起早床了,各处拜年拿红包,有几块的,几十的,也有百元大钞的,欢欢喜喜收在口袋里还没焐热,就被大人哄去了。但是心情依然高涨呀,还有口袋里塞得满满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这一天,小嘴巴就没停过,吉祥话儿说不停、好吃的好喝的排队等着宠幸,真真是人生中最最快活的日子啦!
这样快活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大家相约进城去看“花灯”、听阳戏、逛灯会,十里八方的乡亲们一拥而入,把小小的一座城塞的满满当当,街上摩肩擦踵到处都是人人仌仌众众...孩子们紧紧撰着大人的衣角,只觉得眼睛不够看、耳朵不够听、脑壳转不停,各种新奇有趣的东西叫人眼花缭乱。
这边才刚刚看了一把威武雄壮的舞龙头、舞狮子,那边转花鼓儿、甩飞刀的喝彩声又叫人不由自主跑过去一看究竟。远远近近的,小花旦悠扬唱腔袅袅而来,即使在喧嚣中也依然准确地捉住了人的耳朵,不知不觉就跟着挤过人山人海,一边啃着糖葫芦,一边笑得开怀...
过完元宵,这个年就算落下大幕了,学校也要开学咯!娃娃们兴兴头头收拾新书包准备去报名,想想好久不见的老师同学,激动兴奋心情难以言表。夜深了,各家灯光相继熄灭,零星几家还在闪烁着昏黄的光芒,那必定是那家的儿郎还在埋头赶作业啦!#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