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山大学学生会的一则干部任命公告火了,不仅在自媒体上疯狂传播,还引得一些媒体接连评论,甚至国家声音都忍不住出来喊两句。
迎新换届,新老更替,对于每个高校的学生组织来说,都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学生会也好,社联也好,各种协会也罢,为了区别加入时间的长短或者承担工作的多少,都会区分出部员、部长、主席称呼,这本是无可厚非,大家也司空见惯。
但是,中山大学学生会这份公告则非比寻常。长长的名单里,光是56个部长、99个副部长,就让人忍俊不禁。再看学生会的组成,分为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至于副部长的级别,有的明确注明“主持常务工作,正部长级”,而且,除了正副部长,竟然还有“专职委员”。如果不看文头,我一度怀疑这是一份国家部委的最新人事任命。
不妨以我最大的恶意揣测一下,在这轮任命风波后,中大学生会会不会掀起一轮新的大部制改革风暴?在下一轮改革中,除了组成部门、办事机构,会不会再设置出几个直属特设机构?对于完成换届的老同志,留任不成,组成个顾问委员会,参与决策咨询。对于升任正部级的副部长或者部长无望的德才兼备的部员,明确为副部级部员,这样会不会更加完美呢?
此情此景,网友之所以批评不断,很大程度与高校去行政化有关。多年以来,我们在“教授治校”的轨道上偏离的越来越远,书记校长有的是副部级,有的是正厅级,学校机关化,高校行政化,弊病百出,问题重重,有鉴于此,高校去行政化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大,实质上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困难层层,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一个学生组织,模仿、借鉴、复制,生生地弄出了行政体制的一套东西,搞起了等级,明确了职级,一大批“学生官”横空出世,严肃背后,尽是荒诞。
面对网友一边倒的批判,中山大学学生会随即回应称:“具体岗位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干部的服务职责,更好地服务各校区广大同学……在公告中,我们错误使用了级别的表述,对此深表歉意。”我不明白,明确职责,服务同学,用得着这么行政色彩浓厚的表述么?当你为新来的同学拎起行李,当你在校园内摆放无序自行车,当你在开展活动时发放宣传材料,难道会上前一步:同学你好,我是学生会的某某部主持常务工作的正部长级副部长某某某。我相信,等你说完这句话,我的大牙不笑掉才怪。说白了,如此的级别划分,无非是满足自己的一点点虚荣,毕竟挂着衔,内部活动也好,外出联络也罢,论资排辈,脸上有的是面子。
当局者迷,面对铺天盖地的批判,有的同学愤愤难平,有的同学满脸委屈,一度想举戈反击而后快。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学生会都是如此设置,一个称呼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搞得沸沸扬扬,更何况,有时为了搞活动,还会自掏腰包呢。对此,我不禁呵呵一笑。错了就是错了,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必要强词夺理。真理不辩自明,广大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权威官媒的自媒体也不是傻子,再怎么辩论,黑的也不会变成白的,一味的执迷不悟,不但与“部长”、“副部长”的身份不符,更与中大这自由包容的风气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气质不对。
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必然出在上面。无论是哪一所高校的学生组织,相信无不是在校团委的领导或者指导下开展工作。没有校团委或者上级批复的“三定”方案,学生会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内设机构;没有校团委的审核,学生会的任命公告也不会随意发出。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各路批判,校团委一言不发。舆论风暴之中,这学生会,不知道真的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扛还是成了扛雷的。
作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学生组织,如果真心为同学服务,何必在意虚名呢?君不见,少林寺内,扫地僧寂寂无名,但是丝毫不影响为少林寺排忧解难。学生会作为“高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不妨少一点“面子”,多一些“里子”,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些真抓实干,实实在在,比啥都能让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