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大火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立马下单了这本书和它的姊妹篇《阿勒泰的角落》。
网友们都直呼这部剧“治愈了所有的内耗”、“阿勒泰就是精神家园”。
剧中的好多场景也让我怦然心动。
比如女主角李文秀在草原上随便找了块儿地,就躺下呼呼睡一大觉👇
早上起床时一只小羊跳上床头👇
下大雨,帐篷漏水。于是文秀在帐篷里挂满了接水的塑料袋,睡觉时和奶奶盖上塑料膜,以防雨水打下来👇
剧里还有一些对话,能让我们瞬间松弛、热泪盈眶。
文秀是个笨手笨脚的女孩儿,经常把事情搞砸。
有一次,她问妈妈:“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妈妈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牛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的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文秀一家要转场到更偏远的夏牧场开小卖部,她跟妈妈聊天:
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好一些的生活。但是要想赚更多的钱的话,得先到更偏远的地方,过更糟糕一点的生活。
其实再想一想,那些更糟糕的生活同以后可能会有的更好的生活放到一起平摊了,折算下来的话,其实还是一日一日不好不坏的生活。
妈妈虽然不认同哈萨克族的一些传统,但她告诉文秀:
他们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你可以不赞同他们,但是你不可以居高临下的改变他们。如果你想留在这里,就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是城里来的。
蒙古族的老奶奶看到文秀一家转场跋涉后狼狈不堪,告诉她们: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文秀高中都没毕业但她一直想当作家,她在一个作家发布会上问没有素材写怎么办。作家说: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后来她把在阿勒泰的生活写成了书,别人问她在阿勒泰都经历了些什么。她流着泪说: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当然,我也伤害了别人……
剧中女主角的原型就是作者李娟自己。估计没有人能想到,这是由散文改编成的电视剧,不是小说。
而李娟的原著,她的文字,比剧还要触动人心。
在剧里,我们看到文秀在阿勒泰和很多人相处得很热闹,但其实真实的李娟生活得非常简单。她在书里这样写道:
“重读这些文字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这一次发现了年轻的自己暗搓搓掩饰的东西。
还在四五年前,我都不觉得我掩饰过什么。我坦然于自己记录的真实经历与真实情感,却没意识到记录时的选择与回避。
写这些文字的我,额外珍惜“她”与他们为数不多的交集:我写下的故事曾让无数读者向往。其实最最向往的是我自己。”
有人说,直到开始写作,我才发现平凡的人生如此值得一过。
李娟也说:
“无数次庆幸自己是个作家。
尤其每次重读自己多年前的文字,总会发现很多自己都已经忘记的美好细节,像个陌生人一样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打动,就更觉得当个作家实在太好了。”
她笔下的生活细节是那么灵动、那么温暖、有时令人捧腹。
她说自己家里的长途电话业务特别火爆:
“后来才知道,来我家打电话的哈萨克人全都是正在恋爱中的姑娘小伙儿。因为这一带就我们一家汉人,当着我们的面谈情说爱也方便点。语速稍微快点、含糊点,就会非常安全。可是,我们就算听得懂也懒得去听!
看着柜台对面那个十五岁的破小孩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喜难自禁、左脚搓右脚、右脚搓左脚的样子,实在愤怒:都说了一两个小时了,都快十二点了,还让不让人回家睡觉啊?”
她描写坐摩托车穿越戈壁去县城:
“戈壁滩上风大,路也不好走,加之为了省油,摩托车速度控制得不能过快。于是出一趟门总得吹四五个小时的风。可真够受的。
虽然我妈给我弄了个头盔,可那玩意儿沉甸甸的,扣在脑袋上,压得人头晕眼花,根本没法戴。只好挂在脖子上,任它垂在后脑勺那儿。可风一吹,头盔兜着满满的风使劲往后拽,拽得头盔带子紧紧勒着脖子。勒得人头晕眼花,还吐着半截舌头。没一会儿,门牙就给吹得冰凉干涩。”
她描写她们的汉人小卖部跟哈萨克族人做生意:
“我们用模模糊糊的哈语和顾客做生意,顾客们也就模模糊糊地理解。反正最后生意总会做成的。不擅于对方的语言没关系,擅于表达就可以了。若表达也不擅于的话就一定得擅于想象。
而我一开始连想象也不会,卖出去一样东西真是难于爬蜀道。你得给他从货架这头指到那头:“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再从最下面一层指到最上面一层:“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是这个吗……”折腾到最后,对方要买的也许只是一毛钱一匣的火柴。”
她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自己在阿勒泰内心丰盛的生活:
“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
真是羡煞旁人!
被称作“阿勒泰的精灵”的李娟,把乐写得细腻明亮,苦写得轻松自在。
读李娟的文字,我总觉得像回到了中学时代,没有功利心地在文学里徜徉。
感兴趣小伙伴都可以买书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最美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