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讨论了小柴胡汤的方解,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小柴胡汤的主症。只要说到小柴胡汤主主症,大家都知道,都熟悉。但是,大家越是熟悉的东西,要想把大家熟悉的东西说好,且要让人坚持听下去,可能有点难度。
只要说到小柴胡汤主症,我们会马上想到七个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伤寒论第263条和第96条,两个条文合起来,归纳出来的七个症状,或者叫八个症状,把心烦喜呕分成两个症状,心烦和喜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高老师的医案:
一老者,女性,“感冒”后静滴抗生素三周,致卧床不起。至其家中诊治,患者闭目卧床。问其哪儿不舒服?回答:全身不都不舒服。问其冷吗?热吗?回答:冷一阵,热一陈,难受死了。 问其口苦吗?回答:苦死了。问其嗓子干吗?回答:干。问其眼睛难受吗?回答:难受,不想睁眼。问其想吃饭吗?回答:不想吃。为什么不想吃?不饿吗?回答:不饿。憋得满满的。恶心吗?回答:有点。心烦吗?烦,烦死了。我想静静地躺着,听到别人说话就烦得不行。
当我们问病人,有冷一阵热一阵,也就是说有寒热往来,当有寒热往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顺着少阳病去问,高老师就是这样问的。高老师这样问下来以后,当时整个人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也许,这种问诊带有诱导之嫌。令人欣喜的是患者的病症与《伤寒论》中的论述如此的吻合。
更令人欣喜的是,处以三剂小柴胡汤,三天后患者高兴地说:服第一剂药后,我能吃饭了,服第二剂药后,我能下地了,服第三剂药后,我觉得病好了。
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些症状全都问出来了。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书上的东西在病人身上不出现,那是由于我们没有用心去采集。尽管我们问诊,我们不应该诱导患者,但是,有意的按一条线的去采集病史,这是需要的。
当你开到这样的方子,让病人这么快就好了,你的心里的那种快感远远胜过患者的那种心情,觉得中医真是好得不得了,伤寒论,经方,真是好得不得了。
其实伤寒论的很多条文都是从临床上如实记录下来的,没有说理,是一种很朴实的东西,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病人身上发现这种朴实。
我们从小柴胡汤的七个或者说是八个症状,究竟哪几个是最重要的呢?或者说是关键性的症状,或者是我们说的主症。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回答。
在《皇汉医学》里是这样说的:咽干,目眩二证,非少阳病亦有之,难为准据。惟口苦一证,无所颖似,可为克征。以之为主目标,他二证为副目标,后可肯定为少阳病也。
我们要用小柴胡汤,在伤寒论里面,前提是我们要先辨出这病是少阳病,而要辨出这个病是少阳病,《皇汉医学》里说“口苦”是主证,“咽干、目眩”为副证。如果有口苦,再伴有咽干,目眩,我们就可以确定为少阳证。
在外感伤寒病里面,“口苦”确实是判断少阳病很重要的一个症状。但是,如果是在温病里面,“口苦”是不是判断少阳病确切的症状呢?或者再往回走,如果在内伤杂病里面,“口苦”能不能做为判定小柴胡汤证的一个依据呢?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在不同的范畴里面,它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