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回忆
那是个笔友超级流行的年代,电视,广播里经常插播一些人的交友信息,因为当时没有手机,固定电话少之又少,大多数朋友都是通过写信来交流感情。静和刘建华就是通过电台认识的。那一年,静读高一,十七岁。刘建华,在军营里当兵,21岁。俩人通过广播互相认识,然后,刘建华用一首漂亮的字体把静吸引住了。静清楚得记得刘建华的第一封信里,幽默地写到:“我是一个爱读书,爱听广播的男孩,喜欢听音乐,喜欢旅游,但平时,我又是一个很懒的人。”结果,他把“懒”字写成了“嫩”,静看了他的信不禁笑了,一个男人,竟然说自己“嫩”,到底有多“嫩”呢?我要瞧瞧。于是静挥毫泼墨,给刘建华写了第一封信,信寄走后,因为课业繁忙,静很快就把这个事儿忘了。大概半月后的一天,同学把刘建华的信捎到了自己的手中。看到信封上某某部队某某分队的地址,静一下子愣住了,打开信,飘洒俊逸的字体唤起了她的记忆,是刘建华,那个称自己很嫩的男孩。静一口气读下去,说实在的,刘建华确实很有文采,把自己的生活讲得声情并茂,让静在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中感到一丝惬意,一丝轻松,就这样,他俩开始了信来信往的生活。
在信中,刘建华告诉静,他是湖北人,高三读完没再考大学,而是进了军营这个大熔炉,在部队里呆了近两年了,下一年准备考军校继续深造,但是他写文章很有文采,知识也很丰富,这一点毋庸置疑,静从心里就能看出来。在心里,刘建华叮嘱静,好好把握时机,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考个好大学,谋取一份好工作。静也被这份鼓励深深感染,学习起来格外用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以至于到后来的年级前十名,老师经常表扬静,夸她学习用功,成绩突出,还让她向大家介绍学习经验。静不禁哑然失笑,如果大家知道他学习的动力竟然来自刘建华,大家会不会笑她花痴呢?管他谁跟谁呢,反正一想起刘建华,静心中那股甜蜜的滋味儿难以言表,每每接到他的来信,静总是偷偷地来到图书馆读,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认真地读书,没有人注意你究竟在干嘛。静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投入的看着刘建华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脑补着心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感情总是在悄无声息地发展,慢慢地盼刘建华的信成了静的一大乐事,读他的信使静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他的苦,他的乐,他的热情,他的失意,极大地影响了静的情绪。有一次,刘建华告诉静,他要到黄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去驻守半月,因为不方便,这半月里不能再给静写信,即使写了也邮不过来。静是数着过得这十五天,她想象着在这十五天里,刘建华该是多么无聊,没有电视,没有同伴,和当地的村民接触也比较少。因为马上要期中测试,静没有想太多,投入了紧张而繁忙的复习与考试当中。
三天期中考试终于结束,静松了一口气走出了考场,忽然听见有人叫自己,一看,是宣传部的学姐,她抱了一个邮政上的包裹向自己走过来“什么啊?”静很惊奇。“不知道啊!”学姐也是一头雾水“快打开看看!”静正要去打开包裹,看见上面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喜悦盈满胸膛,抱着包裹跑了,留下了站在那发愣的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