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也要近乎人情,晋文公上位后,重用了对他好的忠臣,但是对他最好的,割了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的介子推,却没能受到重用,大家都表示不解,而晋文公说,介子推的衷心令他表示恐惧,一个能够对自己这么狠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所以这就是控制情绪,超出了人情范畴,你的冷静让别人感受到了恐惧。这相当于一种极度的任性。一般这种人,都拥有巨大的野心和信仰。所以结局也并不好。家训九,不要斗气,很多人都爱生闷气,甚至有的时候非常莫名其妙,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少跟他打了一个招呼,他就气的嘴唇发紫。王阳明把这个东西,分为主气和客气,主气就是主人之气,你请客,你就应该拥有主气,安心居于卑微,也就是说应该随着客人的意图,把客人放在第一位。而客气就是外来之气,是人欲,他往往是一种负能量,比如傲气,娇气,斗气都属于客气。斗气非常伤身,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反应,一些癌症主要都与这些气性有关。那么怎么能不生气呢?王老师说,生气这个东西,人人都会有,你不能过度,生气的时候,就是外来的东西,强加于自己心上。和你的主气对峙的结果,不符合天理。如果想要摆脱生气,那你就把这个事当成是别人的。比如你被人揍了一顿,你就当成是,别人被揍了,这样你的心就平静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啊Q精神。但其实有一种方法很好,家训十,不要责备别人,但是要严于律己。作者讲了个故事,说一个河豚不小心撞到桥柱上,结果自己反而生气,认为是桥墩撞了他,于是张开大嘴,鼓起肚子飘在水面上,要跟桥墩决一死战,但是很快飞过来一只老鹰就把他叼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人都在不应该发怒的时候发怒,结果就遭遇不幸。就比如这个河豚,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赖别人。结果悲剧了。我们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对别人要求极高,但自己完全做不到。王阳明讲,人应该的是多责备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如果你连自己都管不好,那么去要求别人也是徒劳的。马云也说过,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不断在想,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的人,你自己习惯当坏人,才有变的更好的空间。如果你认为自己好的不得了,别人都是坏人,那么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坏。所以这是一个辩证关系,你自己总当坏人,最后就会成为好人,自己总当好人,你在现实中就肯定是个坏人。那么你是想当好人还是坏人?你自己决定。家训十一,能甘居人下,有容人之度,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为什么韩信不杀了那个无赖,王阳明的解释是,遇到事要遵从良知,如果良知认为值得,牺牲生命也无妨,如果良知觉得不值得,那么就不要去做了。韩信当时想的是,遇到这种无赖,你杀了他很容易,但是结果就是坐牢偿命,这样就把自己的命,降低了档次,跟无赖的命画了等号。韩信是有大报复的人,所以怎可能跟无赖一命换一命,当然选择了隐忍。这其实就是格局。算清楚了利害关系,而不受情绪操控。这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不要斤斤计较,不要逞一时之快,有些人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结果就很惨,比如三国时期的祢衡,先骂曹操,然后骂刘表,最后他谁都瞧不上,得谁骂谁,终于死在了黄祖手里。家训十二,心地很重要,王阳明讲,良知无论光明还是被遮蔽,都会发挥作用,恶霸也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土匪也不喜欢别人叫他土匪。所区别的是,恶人不会执行良知的指令,也就是说他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但就是不那么干。投资也是如此,其实抛开行情,如果只是让大家去答题,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90%的人都能答出正确答案,但是一到行情当中,大家明明知道怎么做,却经常不按照良知操作。所以王阳明经常说念头,也就是心地,这件事心地好,你就是好人,那件事心地坏,你就是坏人。比如如果你是真心实意的做好事,就要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而如果总是想让别人表扬自己,那就是私欲。属于念头不正。好人和坏人是相互转化的,转变的玄机就在于我们的念头。你如果念头不正,即便做了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念头很正,做了错事,也是好事。你是喜欢好心办坏事的朋友,还是喜欢坏心办好事的朋友呢?恐怕大家更喜欢前者。因为只要有好心在,办了坏事是偶然的,办好事才是必然的。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天天算计你,即使现在没有损失,那你估计也很难睡着觉。
看本书的第二部分,王阳明家书。他给小舅子写的一封信,主要是知道他的小舅子很认真学习,学问大有长进,王老师表达了肯定,而且还谈了他对科举的态度,他说不反对年轻人参加科举的志向,但是如果把科举当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就点儿问题了。青年才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天道如果不聚都会无法发散。这个意思呢,主要就是说一个人不要成名太早。也不要过早的享受什么高官厚禄。应该重视自己的积累,王阳明也说到了,他自己现在其实根本不想出来做官。也并非是因为什么清高。而是因为他更有志于他的阳明心学,他更倾向于把主要精力还是用于做学问。但是呢?家中长辈还是希望我出来做官的,所以也就只好妥协。写这封信的时候呢,王阳明正在北京的组织部,也就是吏部担任的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整天无所事事,半隐退状态,所以他特别想辞职回老家。而家里人每次都是反对他辞职。包括他的小舅子。于是说王阳明就回了这封信。这封信里面主要体现了王阳明对仕途的看法,他从小的志向就不是科举,12岁那年,私塾老师就问他长大要干什么,别人都说要考科举做大官。但他却说长大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圣贤。所以可见他对于科举兴趣并不是特别大。王明自己参加会试的时候也是失败了,别人本来以为他很沮丧,都来安慰他。但是他却自王明自己参加会试的时候也是失败了,别人本来以为他很沮丧,都来安慰他。但是他却自己看的很淡,说科举不是什么大事。就因为他这个态度,所以本来很有才华的王阳明连续的科举不中。因为他把大量的精力都用来游山玩水,寻佛问道,钻研兵法上了。如果用今天的话,他王老师从小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后来有个朋友激他。说你连进士都中不上,你学那么多兵法有什么用呢?你连敲门砖都没有啊。于是王阳明仔细思考这件事儿。他终于也明白了科举的重要意义。这是他通往圣贤的必经之路。1499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是轻而易举的通过了。后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对于考科举这一个话题也是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科举只是一个经世济民,内圣外王的工具和手段,而不能成为一个人的理想。所以他才主张不必着急参加科举考试,要先用心思把学问做好。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才能有所大成。其实这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高考的目的,是要能进入一个更好的行业。成为更加有用的人才,而不能把高考看成终点,绝大部分孩子,到大学里就不再学习了,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了。还有的孩子为了高考能够得高分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数理化。结果造成自己没有任何特长。最后也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