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把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两部长篇小说看完了。两部小说风格差不多,叙事角度差不多,故事也差不多,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些出入外。《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代表高更为原型、《刀锋》以毛姆自身为原型,两部小说叙述了他们两个人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故事。
生活都是负重前行地不断努力追寻自身的意义。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和毛姆,人生轨迹相似,没出走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在圈子里面,他们展现着自己“丧”的一面,不参加社交宴会,对身边的人和事陷入颓丧和绝望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突然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像开天启一样,顿悟到人生的价值,飞行员拉里因战友牺牲审视自己与未婚妻的生活,银行会计师斯特里克兰忍受不了妻子日日夜夜的邀请宴会的苦恼,后面两人脱离原有舒适的物质圈子,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20岁的拉里去了印度,佛教度了他,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在于精神生活,在实现自我的路上龋龋独行,一个人浪迹天涯。50岁的斯特里克兰去了巴黎,最终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去世,留下遗嘱,期望妻子将留存在岛上的画作烧光。两人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在文章的叙述里,毛姆把女性当作影响他们两个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得知拉里不想工作,想一辈子流浪四方后,立马与拉里解除了婚约;斯特里克兰的妻子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交手段,完全不顾斯特里克兰的感受,没日没夜地邀请各路人在家里做客,剥夺了他享受独处的权利。不论是伊莎贝尔还是斯特里克兰的妻子,都是一类人,拉里走后,伊莎贝尔嫁给了富翁格雷,过上光彩万丈、众人瞩目的日子;斯特里克兰走后,妻子因生活感到拮据而痛苦,后面因女儿嫁了富裕人家,重新回到从前的日子而开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拉里和斯特里克兰在旅途上遇到知音苏菲·麦唐纳和爱塔,凸显伊莎贝尔和斯特里克兰前妻的虚伪、自私。
生而为人,脱离人世的枷锁,上“刀山”做自己,满地的六便士,他们都看到了头顶上的月亮,我不敢评价拉里和斯特里克兰的一生,只能佩服他们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勇气以及过着不顾他人的眼光,流浪四方的日子。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自己认为过得好、过得开心,那就真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