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本课在实验活动时,开始是在讲清楚平铺的要求之后就分小组由孩子们轮流进行平铺,我的设想8个小组应该在铺的时候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铺法,那我便只需要在小组汇报时抓住他们数据的不同,在追问为什么一样的物品一样的盒子大家摆放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方式。然而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摆放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数据不同的是在纠结螺母到底应该是8个还是9个(我在预实验时是将第九个螺母硬塞进去了),此时部分孩子觉得应该是8个,部分孩子觉得是9个,还有部分孩子觉得应该是8+,这种情况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当时我是选择让一个孩子到前面来演示一下是如何摆放的,在摆到第九个时出现了硬塞进去的情况,此时我们就讨论第九个到底算不算,最后我告诉孩子们盒子里面的空间只有这么大,如果我们把第九个硬塞进去盒子都要变形了,所以我们统一不算第九个。以及讲这几个物体的不同摆法时出现了有孩子把正方体当作菱形或者是想要立起来摆,孩子们认为这也是不同的摆法,然后我又重新说明不能故意留出缝隙的要求。因为对孩子们行为预设的不到位导致在这个活动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使得后面引导孩子分析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方式以及不同形状由不同的摆放方式时时间就不够了。
改进: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时,我首先就在讲摆放要求时除了讲明如何是平铺一层之外强调了1.不能故意留出缝隙要尽可能的铺满。2.不能把盒子撑变形。加入了这两个要求之后小组活动时上述的两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就算有个别孩子要出现上述的情况,其他孩子也会提醒他对应的要求,也不会在发生争议了。其次,我在有请孩子汇报自己组平铺的个数时有意的先选择了汇报乒乓球和小木块,然后就追问为什么这两个物体看起来差不多结果却差了很多。此时大部分孩子能说出是因为乒乓球是球型有缝隙,立方体是方方正正的盒子也是方方正正的可以把盒子填满,在总结盒子里面的空间被占据的情况。然后再汇报了螺母和橡皮的数据,此时就有小组有不同的结果了,再追问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此时也有很多孩子能说出是因为它们的面不一样。我再追问乒乓球和立方体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摆法,此时基本上孩子们都能说出没有,因为它们的每个面都一样。
感悟:虽然每次我都有提前进行预实验,但是在预实验时我明明也遇到了硬塞进去的情况,我却没有深入的思考孩子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处理。教育无小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