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我想说它更像是一段段故事。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喜欢历史课,也是因为喜欢听故事的缘由。每次课堂,历史老师总能把历史课讲的生动活波,精彩纷呈,我深深地被吸引,感觉我自己就像事件的参与者一样。
历史上的故事很多,而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刘邦,项羽,萧何,韩信的故事。对于项羽,通过对课本的学习以及影视剧的观看,我觉得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却只是匹夫之勇,缺少帝王的气概和谋略。有贤能之士范增而不用,部下有功又吝惜予赏赐。长此以往,他以前部下的优秀人才像张良、韩信都跑到对手刘邦那里。同时他自己又信命,在深受围困乌江之时,认为天要亡他,而放弃亭长的建议:“东山再起。”这是他性格命运的悲剧。
刘邦,看起来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奸邪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连自己的家人都不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时又有着过人的智慧,他能听得进张良、陈平的计谋,也能在屡次战败后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最后成就了一番帝业。同时在受困之时,他也能忍辱负重,眼光长远,说服韩信率兵支援。刘邦与项羽性格的不同,造成了他们两人不同的结局。
谈到萧何和韩信,我们总会想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作为韩信的伯乐,发现了韩信的才能,但是最终韩信的死也是因为对于萧何的信任而被引入宫中被杀。萧何历史记载此人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他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也很善于识人,结交朋友。他很早就识得刘邦不一般,因此常常暗中利用职权保护他,并且后来辅佐他成就霸业。但是萧何也非常聪明,他知道刘邦疑心很重,在刘邦成就霸业后,他故意购置田产,自毁名节。但同时因为他礼贤下士,敬重贤才,才在每次危难之时,有贵人相助。这也是为什么他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刘邦统一帝业后善终的人。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在我们汉中有刘邦为他设立的“拜将台”。曾经我两次去过那里,雕像韩信非常雄伟、威严,手握佩剑,站在那里,傲视群雄。他的战袍迎风而展,给人一种大将风范。人们对他的评价褒奖数不胜数,如国士无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军事奇才,因为只懂兵法,却不懂政治,最终也难逃历史的厄运。正应了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能够通过观看历史的风云交替,知道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也能透过历史人物,忆古思今,反思当下的工作和生活。愿未来我们多读一些历史,人生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