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二)李哥
二哥的茶馆红火起来,俨然成了小镇人休闲娱乐的一个据点。每天早晨9:00,二哥准时起来收拾茶馆,扫地、擦桌、烧水、理麻将,忙得不亦乐乎。中午十二点,二哥腆着肚子叼着一只烟站在大门口,招呼着来打麻将的街坊邻居,二嫂则在茶馆里负责安排牌局,“三缺一”、“倒茶水……”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二哥的茶馆也分时间段,中午12:00到下午17:00,晚上19:00到夜间24:00,一整天下来也有二十来桌,虽有二嫂的帮忙,但人多时还是忙不过来,多亏了熟识的街坊搭把手帮忙,而李哥便是其中最热心的一个。
李哥四十多岁,一米六的个子,啤酒肚、络腮胡,脸略有些浮肿,两眼总是黑红黑红的,泛着血丝,没有什么生气,头发竟已花白,据说那是在李嫂跟别的男人跑了的那一夜白的!
记忆中的李嫂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一米七的个子,瓜子脸,总是一副笑脸,是镇上排得上号的巧媳妇,街坊没有人不说李哥是有福之人,摊上个这么好的媳妇,当然也有好事者酸溜溜的嘀咕:“怎么就那李矬子捡到这么个大便宜呢?”李嫂是一个善良的女人,镇上的孩子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总能在孩子们一脸的期待中变出一两颗花花绿绿的果糖,惹得孩子们一个个叫她“好妈妈、好妈妈”,乐得李嫂直不起腰;李嫂是一个能干的女人,一个人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而且心灵手巧,她绣的鸳鸯戏水远近有名,镇上喜事婚嫁都少不了她绣的东西,连外镇的不少人也慕名来请她绣点东西,偶尔还能贴点家用,在街坊中口碑颇佳。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哥,懒懒散散,大大咧咧的一个人,自从97年单位下岗后也不思进取,每天就知道出去逛街、喝酒、打麻将,几千元的下岗安置费转眼耗光。而每次喝醉酒、输完钱后,李哥总爱拿李嫂出气,而李嫂总是默默的忍受着,连李哥的老母亲都看不下去,直骂李哥没心没肺……终于一天晚上,在李哥又一次打了李嫂后,李嫂默默地走了,丢下李哥和只有十四岁的女儿,跟一个男人走了。那一夜,李哥的头发就白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温顺的老婆竟敢跟别的男人跑了。而街坊们私下都说李哥的不是,连这么好的老婆都不要他。
以后的一段日子,李哥在小镇的大街上消失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等李哥再出来时,把街坊们都吓了一跳,这是那个才四十出头的李哥吗?这分明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嘛!空空洞洞的眼睛,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
都说时间能治疗一切,不知道什么时候,李哥似乎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逛街、喝酒、打麻将……只是一件衣服要穿三四个月才换,以前抽的大前门换成了三五。而李哥日子也开始拮据起来,每月拿着五十元的低保,搭伙和他老母亲一起过,而女儿莎莎则坐上了去广州打工的火车。
李哥每天都会来茶馆,有熟人便打打小麻将,没人便喝喝浓茶,帮二哥打打杂。李哥很会打牌,只是过于谨慎,每张牌总要算计半天,惹得同桌的牌友很不耐烦。每次李哥摸牌时总把肥手握成鸡爪状,缓缓向牌移去,再突然一抓,身子也随之一颤,惹得众人忍俊不禁,而李哥却认真的说:“小心为妙,小心为妙!”牌放在手中摩挲半天舍不得打出去,眼睛不断在牌桌上瞄,算计着台面的每张牌。李哥的打牌动作虽然滑稽,但他的牌品却是一流的,从不赖帐,即使没有钱也会临时先请二哥帮忙垫上,二哥也不含糊,从不给李哥规定还期,但李哥还钱却十分准时。
只是当提到李嫂时,李哥的眼色才会一下子黯淡下来,失去了所有的神采,“不提了,不提了!”口气里满是后悔,可惜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
这天,李哥红光满面地走进茶馆,二哥迎上去,递上烟问道:“李哥,今儿啥事这么高兴啊?”李哥夸张的提了提裤子,美滋滋地炫耀:“瞧,这是我娃儿给我买的,从广州带过来的,瞧这面料,在这边至少也要六七十块呢!她还给我寄了五十块钱打零用呢!呵呵!”
原来李哥的女儿莎莎在广州一家服装厂工作,莎莎继承了她母亲的所有的优点,善良、美丽、诚恳、勤劳,不到半年便被服装厂老板提拔起来当了组长,小小的年龄手下却管着十几号人,工资也从当初的300元提到了800元。莎莎除了在广东的生活费外,其他的钱全部都寄回了家,当然也不忘记嘱咐李哥少喝酒,少打牌。这次来信莎莎不仅给李哥寄了东西和钱,还跟李哥提起了她在广东那边找的男朋友,是隔壁镇的同乡,在广东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决定今年春节带回来让李哥看看。
李哥拿着皱巴巴的信给众人看,一个人陶醉在幸福中,众人也都称李哥有福气,有个这么孝顺、有福气的女儿,李哥的脸上更是按捺不住,笑的两眼都陷进肉了,泪也笑了出来!
“走走走,咱们打麻将去!”
那天,李哥又输了二十块钱,而那条裤子,他又穿了一个多月。那以后,李哥总不断地向人叨念:“今年春节,娃儿要回家了!呵呵!”
(未完待续)